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持續有效發揮保險在農業生產中的保障作用,指導轄內保險公司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監管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不斷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防災減損,撐起助農“保護傘”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堅決扛起防汛救災政治責任,把汛期保險理賠放在突出位置,指導保險公司建立“災前預警—災中救援—災后理賠”的全鏈條應急響應機制,簡化理賠流程,快速完成損失核定;快速完成7.73萬畝受災農田、1.76萬受災農戶累計4794.06萬元的災害賠付,得到政府相關部門與農戶的一致認可,使農戶承保意愿不斷增強,農險保費收入連續5年保持增長。
安華農險輝南支公司經理楊戰濤表示:“按照應賠盡賠、能賠快賠的原則,我們及時將賠款一次性發放到農戶一卡通中,讓參保農戶體會到農險帶來的實惠;今年我公司承保的4個鄉鎮投保積極性非常高,預計投保面積較去年會增加1萬畝以上。”
數字賦能,提升賠付“精準化”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指導轄內保險公司將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技術應用到農險驗標查勘各環節,精準核定損失范圍和程度,實現了從“經驗定損”到“數字驅動”的有效轉化,推動農險理賠向精準化、智能化和高效化邁進。
太平洋產險輝南支公司經理李軍說:“我們利用無人機、測畝儀、衛星定位等先進設備完成了12.4萬畝受災農田的精準勘測,賠付準確率提升至98%,大大提升農戶滿意度,今年公司承保土地面積同比增加了11.35%。”
“我公司使用智能AI技術手段對水稻和玉米的長勢進行監測,為后續可能發生的災害及時預警,提前做好預賠付準備,持續提升承保數據庫建設,為精準服務‘三農’提供有力支撐。”安盟財險輝南支公司經理王晨峰介紹。
創新驅動,農業險種“特色化”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堅持以“四新”工程為指引,不斷創新特色農險品種,指導農險承保公司大力發展人參種植險、玉米出苗率種植險、生豬養殖險,有力緩解農業生產的后顧之憂,擴大受惠農民群體。
人保財險輝南支公司經理刁久珊說:“我公司認真落實人參種植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差異化提供保險產品,在暴雨等自然災害以及火災等意外事故的基礎上,將病蟲草鼠害和野生動物毀損納入保險責任范圍,有效解決參農大面積種植的卡點和堵點;上半年,僅對4戶人參種植大戶的保費收入便達到227萬元,承保面積947畝,保險金額3788萬元。”
“我公司聚焦玉米出苗關鍵農時節點,創新推出玉米出苗率保險,有效防控農作物出苗不齊的風險,填補了玉米種植初期風險保障空白。截至目前,該險種實現保費收入4.13萬元,已在部分鄉鎮推廣實施。”王晨峰說。
中華財險輝南支公司經理陶曉珂介紹:“我公司新推出生豬養殖險,承保范圍涵蓋仔豬、育肥豬和能繁母豬。截至目前,已承保7586頭生豬,保費收入23.92萬元,保險金額464.15萬元,在養殖戶中反響良好。”
宣傳下沉,便民服務“全覆蓋”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積極組織轄內保險公司投身一線、扎根田間,通過發放宣傳單、在村務公開欄上張貼海報、開展農險講解會等多種形式宣傳保險惠農政策,覆蓋縣域11個鄉鎮、143個行政村,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0.98%;提供保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9.35%。
“農戶在哪里,農險人就去哪里。”楊戰濤說,“我們始終堅持逐鎮、逐村、逐戶全覆蓋式宣傳模式,現場向農戶解答農險投保及理賠的相關問題,宣傳農險補貼政策,為農戶穩產保收提供有力保障。”
輝南金融監管支局黨委書記、局長高吉文表示:“輝南金融監管支局將深入指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以優質農險服務促進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趙修彬)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