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稅收新規實施一周以來,市場關于“金條缺貨”“價格波動”的消息頻傳。
11月7日走訪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上海網點,探查發現投資性實物金呈現“價穩供足”的態勢,并未受到新規影響。
究其原因,是在新規之下,銀行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內購入標準黃金用于投資性用途的,延續增值稅即征即退,出售時向客戶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規則沒有任何變化。”建設銀行上海第五支行行長朱良平表示。
投資金價格穩定
針對投資者最關心的金條價格問題,走訪建設銀行上海第五支行時了解到,新規對終端客戶的銷售價格是沒有影響的。
工商銀行上海靜安南京西路支行行長沈理表示,新規并未涉及該行投資金條的定價機制。“每天的售價隨行就市,還是正常的銀行牌價。”沈理說。
其根源在于,此次新規將黃金明確分為投資性用途和非投資性用途,個人從銀行購買的投資金條屬于投資性用途,影響甚微。
根據新規,交易所為會員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會員可憑票全額抵扣,實際增值稅為0,不增加成本,也無須轉嫁給消費者。“如通過銀行渠道購買實物金,理論上不會增加額外成本。”興業證券研報分析稱。
據了解,交易所會員基本涵蓋人們日常熟知的大企業及主流銀行,消費者選擇這類渠道購買金條能確保貨真價實。
實物金供應充足
價格的“波瀾不驚”,回應了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成本”問題。那么,市場另一個關注的焦點:金條的供應,是否也同樣充足和穩定?
朱良平表示,當前客戶通過建行網點、手機銀行正常購買“建行金”投資金條,數量充足,能夠充分滿足客戶黃金資產配置的需求。
沈理進一步確認,工行當前金條供應穩定、庫存充足。“我前兩天盤庫時,查到各規格金條庫存都有。”他表示,常規購買是能夠保障的。若遇個別規格臨時短缺,會向分行申請調撥,到貨時間也可以滿足客戶需求。
在供應“不斷檔”的情況下,在上述銀行了解到,新規落地一周以來,來網點咨詢或購買黃金產品的客戶小幅增加,但整體態勢平穩。
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營業部財富主管表示,此前客戶對黃金的高需求,更多是由持續上漲的金價驅動的。不管是線上積存金申請提金,還是線下購金,該行均保證了相應的實物供應,也配套了調庫機制。
據朱良平觀察,從去年開始,客戶對黃金資產的配置需求持續升溫。新規雖未改變定價,但引發了客戶對政策的關切。“客戶對新規的理解,與國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帶來的金價走高預期,使得近期投資黃金的關注度有所提升。”朱良平說。
積存金提金流程便捷
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曾在11月3日相繼發布公告,暫停旗下如意金積存、易存金業務的新增開戶、主動積存及實物提取等服務。不過,當日稍晚,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均已恢復相關業務的辦理。
此次短暫的業務關停,其目的是為了保障黃金積存類業務的穩健運行。朱良平表示,由于當時新規剛剛發布,銀行系統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和銜接。半日后建行完成系統調整,業務受理隨即恢復。
銀行積存金產品是一項允許客戶通過主動積存或定期積存的方式,按固定克數或金額投資黃金的靈活業務。賬戶內的黃金余額可提取實物黃金,也可直接贖回變現。
針對投資者因業務波動產生的疑慮,朱良平明確表示,建行對積存金客戶提取實物黃金不設任何限制。
客戶可以登錄手機銀行,在積存金業務欄申請線上提金,選擇等值規格和樣式的實物金,郵寄到家。體驗后發現,以某股份制銀行為例,整個操作過程比較便捷,多種規格的金條、金塊均顯示有貨。
國盛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張航表示,新政規定,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稅。政策間接鼓勵個人通過銀行黃金產品、黃金ETF等渠道投資,而積存金屬于金融工具,不在實物交割的稅收范圍內,交易成本低。
來源:上海證券報 張驕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