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河湯湯·黃河水彩畫雙年展”在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博物館開展。
據了解,此次展覽通過“物象天予”“蒼生厚土”“大河之頌”“域外來風”四大主題鋪陳展開,以“本土現實主義”為內核,聚焦藝術的社會性與人文性,踐行“還藝于民”理念,讓藝術回歸生活、滋養鄉土。皺紋如溝壑的老纖夫、田間彎腰勞作的婆姨、黃土地上奔跑的后生、石城下守望的孩童……藝術家們將敬畏與熱愛凝于筆端,聚焦黃河兩岸的壯麗山川、陜北城鄉的發展新貌、百姓日常的溫暖瞬間,以水彩的流動與透明,捕捉著這片土地上的堅韌與厚重。
“我們希望通過畫筆,讓更多人看到吳堡的大青梨、空心掛面、紅瑪瑙般的大棗,讓黃河兒女的故事被世界看見。”展覽執行主席、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周剛說。
除了視覺盛宴之外,展廳外還設置了吳堡非遺和農特產品展區。剪紙藝人指尖翻飛,一幅黃河奔騰圖躍然紙上;刺繡展臺前,游客細細端詳著針腳間的鄉土情韻;吳堡空心掛面展位前,游客認真觀看掛面如何從指尖“空心”成型。
近年來,吳堡縣緊扣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的戰略部署,構建以沿黃公路為主軸、縣域旅游小環線和秦晉峽谷大環線的“一軸兩環”旅游格局,聚焦柳青文化園、石城武備文化等“文武河泉”核心景區,探索“項目引領、文旅互促、非遺鑄魂”的立體發展格局,持續推動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尚艷飛)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