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分論壇暨第十七屆期貨高管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朱景兵、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礦石原料部主任戚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范敏在會上就“新發展格局下有色金屬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與展望”這一話題展開探討。上述嘉賓一致認為,期貨市場通過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正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提升有色產業風險管理能力
朱景兵在會上表示,今年1—9月有色金屬行業運行平穩,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十種有色金屬產量6125萬噸,同比增長3.0%,呈現“傳統工業金屬偏強、新能源金屬低位運行、貴金屬大幅走強”的格局。
期貨市場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發揮發現價格、管理風險及配置資源等功能,對穩定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商品流通及服務保供穩價發揮了積極作用。朱景兵表示,第一,期貨品種體系不斷健全,覆蓋產業鏈程度逐步加深。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已上市13種有色金屬期貨,并配套相應期權工具。第二,市場規模全球領先,影響力穩步提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場內商品衍生品市場。第三,產業參與度不斷加深,套期保值漸成常態。期貨價格深度嵌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有色金屬期貨幫助企業平滑利潤波動、鎖定經營成本,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第四,風險防控體系穩健,市場運行平穩有序。第五,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聯合交易所推動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當前,有色金屬行業面臨資源安全、綠色轉型等新挑戰,期貨市場服務有色金屬行業需要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針對未來發展,朱景兵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持續完善有色金屬期貨產品體系,更好滿足實體產業發展需二是加強產業服務,助力增強有色金屬產業鏈韌性。三是強化期現結合,推動更多實體產業用好期貨工具。四是準確了解政策導向,與部委、協會同向發力,共同促進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鋼鐵企業期貨參與度顯著提升
戚斌介紹,隨著鋼鐵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供方眾多、需求者眾多、產銷量巨大”的市場格局。從2009年開始,鋼鐵相關期貨品種逐步上市,截至目前已有9個鋼鐵相關期貨品種和4個期權品種,主要品種交易規模始終保持世界第一。
戚斌表示,近年來鋼鐵行業最顯著的變化是產業參與期貨程度逐漸提高。“2022年我們做課題時發現,國內鋼鐵期貨市場主要是與金融資本相關的參與者。現在來看,過去根本不愿參與期貨的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已開始參與,且參與程度比較深。”他說。
當前鋼鐵行業面臨需求低迷和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雙重壓力。戚斌建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鋼鐵生產企業參與資本市場的成本,繼續優化規則,提高合約連續性,并加強市場監管,持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和高壓態勢,促進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在鋼鐵行業取得新的突破。
石化行業產融結合邁向深度協同
范敏表示,“十四五”以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產融結合已從初步探索邁入深度協同新階段。期貨市場功能作用發揮更加充分,風險管理、融資創新、生態構建等方面取得很大進步。
范敏介紹,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6.28萬億元,利潤總額7897.1億元,分別比2020年增長46.9%和53.2%。在風險管理領域,期現融合已形成規模化實踐。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石化板塊樣本上市公司中50%長期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不少產業客戶通過原油、塑料、聚酯等期貨交易實現正損益。
范敏認為,盡管近年來產融結合已取得顯著成效,但當前石化產業在利用期貨市場方面仍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產業參與結構不夠均衡,龍頭企業直接利用期貨市場能力較強,而眾多中小企業參與深度和廣度有待提升。二是風險管理工具體系不夠完善,重要能源期貨品種如液化天然氣等尚未上市。三是品種功能發揮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隨著產業規模的提升和交易模式更趨復雜,期現結合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模式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十五五’是我國石化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由大變強的關鍵期,面對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要求,需要進一步完善期貨市場體系,為中國石化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行穩致遠保駕護航。”范敏提出六點建議:一是增加市場供給,完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二是深化期現結合市場建設;三是深化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定價影響力;四是優化產業服務,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五是強化政策協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六是促進期現人才融合培養。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肖佳煊)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