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以來,銀河期貨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將貫徹落實其核心要求作為全年工作的主線,緊緊圍繞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等重點任務,系統謀劃、扎實推進。
銀河期貨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東表示,一年來,銀河期貨聚焦關鍵領域,重點開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筑牢風險防線,持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系統及控制指標體系,全面落實風險管理職責與工作要求,夯實穩健經營根基。二是嚴守合規底線,著力提升關鍵崗位人員的合規工作水平,切實強化全員合規的文化和意識,厚植合規文化土壤。三是發揮期貨功能,積極參與交易所“強源助企”“穩企安農”等項目超200項,助力實體企業穩健運營。四是踐行金融為民,公司持續深化“保險+期貨”模式創新與推廣,2024年在全國19個省份60余個市縣開展項目,惠及農戶超8萬戶。
談及《意見》實施以后當前行業的發展,及未來期貨行業將呈現的競爭格局時,王東表示,在監管政策引導與市場內生演變的共同作用下,期貨行業競爭格局正迎來深刻重塑,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一是競爭核心從價格轉向價值。行業將逐步告別以手續費為主的同質化競爭,轉向以研發能力、技術系統、產品設計和運營效率為核心的綜合服務能力比拼。期貨公司需全面提升專業水平,為產業與金融客戶提供高效、精準且個性化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二是行業將呈現出多種特色化的發展模式。隨著經紀業務、資產管理、境外業務、零售業務、場外業務等多業務融合發展,期貨公司的發展模式將更加豐富。各公司可根據自身的股東背景、專業特長、地域優勢,走出特色化的發展路徑。
三是業務模式從通道服務向綜合專業服務升級。期貨公司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交易通道提供者,而是向具備資產管理、衍生品創新、專業變現與高效運營能力的綜合服務商轉型。這些維度也將成為決定未來期貨公司能力差距的關鍵支點。
四是國際化布局成為戰略必爭賽道。隨著中國證監會穩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特定品種范圍,那些具有全球網絡布局和跨境服務能力、國際經驗積淀深厚的期貨公司,將更有優勢參與全球競爭,服務國際投資者,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
王東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銀河期貨在2026—2030年戰略規劃期內,將聚焦三大方向,即“成為服務國家戰略的排頭兵、國內企業參與國際期貨市場的戰略伙伴、一流的綜合衍生品服務商”,推進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提升產業服務能力。圍繞糧食安全、能源資源保障、產業鏈穩定等重點領域,增強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專業服務能力。推進套期保值、含權貿易和場外衍生品等業務,為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及中小企業提供定制化風險管理方案,支持保供穩價與產業結構優化。
二是構建綜合化、國際化服務體系。建立覆蓋期貨與期權、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的綜合業務架構,形成跨市場、跨品種的一體化服務能力。依托母公司跨境牌照優勢,拓展境外客戶,推進國際化布局,逐步形成集交易、做市、風險管理與交易咨詢等于一體的綜合衍生品服務平臺。
三是加強人才培養與組織建設。圍繞戰略目標優化人才結構,重點引進和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復合型衍生品人才。完善市場化激勵與考核機制,強化績效導向,激發團隊效能。建設專業、合規、高效、開放的學習型組織,為戰略實施提供持續的人才與組織支撐。
四是推動數字化轉型與技術賦能。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前中后臺全鏈條數字化升級。筑牢模型中臺與算力基礎,完善數據中臺建設,打通數據孤島,提升數據治理與決策效率。推動智能風控、智能投研等技術落地,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提升運營效能與客戶體驗。
五是夯實合規與風險控制體系。持續完善“全覆蓋、穿透式、全鏈條”的合規風控體系,加強對高頻交易、場外業務等重點領域的風險管控。推動合規管理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嵌入”,將合規要求融入業務全流程。壓實一線責任,構建全員合規文化,防范重大風險事件。
通過以上路徑,銀河期貨將在戰略規劃期內構建起以衍生品專業服務為核心,科技、風控和交易咨詢等為支撐的現代金融企業架構,穩步實現戰略愿景。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曲德輝 肖佳煊)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