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持續強勢震蕩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發行明顯回暖。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按認購起始日統計,上半年全市場共計有680只新基金啟動募集,較2024年上半年增長7.94%;新發基金份額為5026.58億份,同比下降超20%。
股票型基金成募集主力,上半年共有390只股票型基金啟動募集,占到總量的57.3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6.67%。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上半年發行了293只,占到股票型基金總量的75.13%;增強指數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分別發行了86只和11只。
FOF基金方面,上半年共有31只FOF基金啟動募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2.35%。
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QDII基金發行同比出現下降。上半年共有131只債券型基金開啟募集,占比為19.26%。其中,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占主導,共有60只新基啟動募集,占到新發債券型基金總量的45.80%,新發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數量占比均不低于20%。
混合型基金上半年開啟募集產品數量達到110只,占比為16.18%。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比達90.91%,高達100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發行數量合計占比不足10%。
QDII基金上半年只有8只開啟募集,同比明顯減少。
綜合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上半年新發權益基金高達490只,占新發基金總量的72.06%。
權益基金發行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基民對A股市場的信心。浙商基金認為,6月A股在政策與外部擾動中呈現震蕩分化,科技成長與防御性板塊交替領漲,資金博弈特征顯著。短期市場需消化技術性調整壓力,但中長期在政策支持和產業趨勢驅動下,結構性機會仍存。可關注業績確定性強的科技細分領域(如AI、機器人)、高股息資產及消費修復機會,同時警惕地緣風險和業績驗證壓力帶來的波動。
國盛證券表示,6月以來,市場整體走勢強于預期,主要寬基指數更是在月底普遍實現了短期放量突破,上證指數一度上探年內新高,表明市場依舊具備嘗試突破的潛力,背后更多反映出在地緣交易鈍化后,市場更加期待外部降息前移與內部政策發力的協同。盡管關稅、降息、政策和半年報四大因素面臨疊加驗證,但當資金合力明顯傾向于定價樂觀敘事時,突破本身依舊有交易的價值,所以月度級別可以考慮積極參與突破,博取潛在彈性,但需要保持交易思維以應對四大因素的不確定性。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