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畔,綠色轉型的春風吹拂贛鄱大地,一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改革畫卷徐徐展開。
作為扎根江西唯一沿長江城市――九江的地方法人銀行,九江銀行立足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所需,充分發揮九銀所能,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標準和產品體系,創新轉型金融產品服務模式,撬動更多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以金融之力助推美麗江西建設。
厚植綠色底色綠色信貸精準滴灌
2017年,江西省贛江新區獲批設立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同年九江銀行先行先試,率先設立了江西首個綠色金融事業部。此后,該行不斷健全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將環境、社會、治理(ESG)理念深度融入經營決策,將綠色信貸納入分支機構績效考核,并配套綠色貸款FTP價格優惠政策,構建全鏈條綠色金融管理體系,持續激活綠色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
綠色發展浪潮下,九江銀行綠色信貸投放持續加碼。自2023年入選人民銀行首批碳減排支持工具擴容金融機構以來,該行用好用足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投放碳減排貸款4.05億元,帶動碳減排量82187.5噸二氧化碳當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根據人民銀行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口徑,全行綠色貸款余額404.68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12.81%,較年初新增19.80億元。
當前,九江銀行已成為江西探索綠色金融領域交流合作的“排頭兵”,打響了有江西特色的“綠色金融銀行”品牌。該行是全國率先加入香港綠色金融協會(HKGFA)、率先簽署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PRB)》、率先加入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并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開展轉型金融合作的城商行,入選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環境信息披露試點觀察員單位,編制省內金融機構首批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受邀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中國邊會系列活動)、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等國際會議,在積極探索綠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引進學習國際經驗的同時,也積極分享美麗江西實踐經驗。
聚焦重點領域走出生態經濟雙贏路
在瑞昌市,綠色信貸資金流向農用地綜合整治項目,碎片化耕地“變身”連片良田;在彭澤縣,生態修復項目讓廢棄礦山披上“綠裝”;在德安縣、都昌縣,水環境治理項目讓鄱陽湖支流重現清澈……
舊貌換新顏背后,是九江銀行錨定九江市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目標定位,聚焦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加大金融支撐力度的生動實踐。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九江銀行支持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河湖與濕地保護恢復、礦山生態修復等綠色貸款余額達49億元。
作為江西省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九江正加快打造區域航運中心,大力發展口岸經濟。九江銀行與九江市交發集團及船廠開展深度合作,創新推出“標準模式、一次授信、按需提款”的靈活融資方案,構建“3+N”金融服務體系,重點支持LNG等新能源船舶制造領域。近期向瑞昌海虹航運有限公司成功批復授信1億元,落地江西省首單“3+N”模式在建船舶融資業務,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轉型。
圖為九江長江岸線。
探索轉型金融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在九江大業牧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兩層開放式智能羊舍內,五級電動卷簾隨著氨氣和異味濃度變化自動開合,黑山羊在高高的熱鍍鋅鋼絲網上悠閑踱步,羊糞通過鋼絲網漏入下層發酵間,經生物發酵處理制成有機肥,就地反哺百畝牧草……科技感十足的生態養殖圖景,離不開九江銀行對轉型金融支持傳統農業綠色化、智能化蝶變的積極探索。
今年4月,在人民銀行指導下,九江銀行深入大業牧業調研摸排。了解到項目符合《轉型金融支持經濟活動目錄(農業)(試用稿)》中的“畜禽糞污綜合減排”認定標準,九江銀行第一時間成立總分支聯動的服務專班,為企業量身定制轉型金融綜合服務方案,僅3個工作日便成功發放300萬元農業轉型專項貸款,并獲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支持。
九江市是江西省工業發展的前沿陣地。為進一步推動當地工業企業實現低碳轉型,九江銀行聚焦轉型金融試點城市九江市湖口縣,創新推出可持續發展掛鉤金融產品“碳效貸”。通過將貸款利率和企業碳排放表現掛鉤,并定期根據情況調整利率,有效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節能改造、設備更新等環節落實節能降碳要求。該行同步在轉型金融試點城市鷹潭市、萍鄉市蘆溪縣復制成熟經驗模式,推出“銅轉貸”“數碳融”產品,為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碳效貸”“銅轉貸”“數碳融”累計投放貸款2.35億元,惠及40家中小型工業企業,有效服務實體企業低碳發展。
從鄱陽湖畔到長江之濱,一個個綠色轉型項目落地生根,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扎實推進。未來,九江銀行將繼續踐行“兩山”理念,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讓金融“活水”更好澆灌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沃土,為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長江畫卷貢獻金融力量。
來源: 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