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銀行理財公司搶跑“科技賽道”

2025-05-27 11:36:10

20250527105422733-79-32670.jpg

為助力拓寬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和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配套支持機制,引導投資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債券投入。

近期,科創債密集發行落地,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積極參與投資科創債市場。

更多資管資金“入場”

在《公告》發布當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通知》,進一步細化支持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規支持資管機構加大對科創債的投入,旨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資管資金的流入將為科創債市場提供更多資金,有助于擴大市場規模。更多的資金參與可以提高市場流動性,降低科創企業的融資成本。”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長期來看,科創債為科技企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有助于技術研發和業務拓展。為了提高市場參與度,可以通過信用保護工具、擔保等方式,降低科創債的信用風險,提高投資者信心。此外,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如稅收優惠、風險補償基金等,鼓勵資管機構加大對科創債的投資。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資管資金入場配置科創債有助于豐富科創領域資金來源,更好滿足科創企業融資需求。新規支持資管機構配置科創債,有助于理財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更好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對理財公司而言,配置科創債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表現,也可以從中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從而獲得更好發展。”婁飛鵬說。

理財公司增配科創債

理財公司也將此視為新的資產配置機遇。科創債推出后,理財公司迅速響應,積極參與銀行間市場科技創新債券發行投資。

工銀理財表示,截至5月14日,已成功投資10只科技創新債券,涉及民營企業、地方國企及大型金融機構等多類型發債主體,募集資金將投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等科技創新領域。

農銀理財累計參與無錫創投、TCL集團等13家企業發行的科創債,合計投標量約30億元,為破解科創企業融資痛點,推動產業升級注入金融活水。

中銀理財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等民營企業,以及興業銀行等地方國企和大型金融機構的科創融資,參與品種涉及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商業銀行債券等多種工具。

中郵理財表示,將持續完善科創債投資版圖,今年新增科創債投資規模達30.5億元,覆蓋36家發行主體、41只債券,投資標的涵蓋民營企業、地方國有企業及中央企業三大類,精準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

“政策導向明確支持科創債發展,為理財公司提供了政策依據和信心,且通過投資科創債,理財公司可以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助力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明明表示,一方面,理財公司可以將資金投向科創債,拓寬投資渠道,豐富資產配置;另一方面,科創債的風險特征與傳統債券不同,需要理財公司在投研、風控等方面提升能力。

加速搶跑“科技賽道”

作為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理財公司加速布局“科技賽道”,頭部理財公司紛紛設立科技金融專班,加強專業能力建設,通過提高科創債在資產組合中的占比、發行科技金融主題產品、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等方式,探索助力科技金融的新路徑。

2024年下半年,平安理財攜手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發行了“科技金融”主題產品,主要聚焦科技創新債券(精選AA+及以上優質國央企信用主體)。

光大理財、興銀理財等通過認股權業務,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股權投資。例如,今年初,興銀理財聯動興業銀行各地分行,落地多單認股權業務,主體為生物醫藥、半導體、國產超算、高端制造等多個行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光大理財積極開展認股權業務,推出“陽光紫鑫享”系列私募產品,底層資產用項目類債權資產打底作為業績壓艙石,并在產品中融入了認股權項目,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工銀理財發布行業首個“科技金融債券指數”,并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理財資金配置的重點領域。浦銀理財聯合中債金融中心發布“新質生產力發展債券指數”,對接科創、綠色、數字經濟、產業鏈優化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五大主題,產品規模超30億元。

據悉,截至2025年5月12日,農銀理財已累計投資科創類債券326億元,為144家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面臨著負債端類固收屬性與初創型科創企業權益融資需求的錯位。要進階成為耐心資本,需要平衡風險與收益,考驗機構的投研能力。

“科創企業通常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需要更深入全面的信用分析。此外,科創債的市場流動性可能較低、期限較長,而理財公司的負債端可能存在短期資金需求,導致期限錯配。理財公司需要對科創企業的技術實力、市場前景等進行深入研究,這對投研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明明表示。

在平衡策略方面,明明建議,理財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發行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匹配科創債的期限結構;二是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增加對科創債的理解和接受度;三是通過分散投資、信用評級等方式,降低信用風險,同時合理安排資金,確保流動性安全。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龐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