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默茨接棒能否重振德國經濟

2025-05-08 16:07:31

經過罕見的兩輪投票,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弗里德里希·默茨當選新任德國總理。在美國政府對歐洲盟友發動關稅戰并減少安全承諾的背景下,默茨被看作是重振德國經濟的關鍵人物,他將把施政重點放在重振德國經濟、強化德國在歐洲作用、加強安全和移民管控等問題上。目前,德國政府面臨經濟持續低迷、能源價格高漲、制造業衰退、財政負擔沉重等壓力。而他的波折當選之路,也折射出德國執政聯盟前路艱辛。

默茨1955年出生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法學專業畢業。他曾任歐洲議會議員、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德國聯盟黨聯邦議院黨團主席,2009年后暫別政壇。2018年,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后,默茨宣布重返政壇。經過三次競選嘗試,他2022年2月起擔任基民盟黨主席兼聯盟黨聯邦議院黨團主席。

今年2月,德國舉行第21屆聯邦議院選舉。當時,德國聯盟黨得票率28.6%,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作為基民盟領導人,被視為保守派的默茨成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

3月初,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初步協議,開啟組閣談判。社民黨在大選中排名第三。兩個月來,兩黨圍繞移民政策、稅收、養老金等問題展開多輪談判。在大選中位列第二的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被排除在外。

5月5日,兩黨正式簽署聯合執政協議。5月6日上午,德國聯邦議院召開全體會議,選舉新總理。目前,德國聯邦議院共有630個議席。其中,聯盟黨占208個,社民黨占120個,兩黨共占328個議席。

要想當選總理,默茨需要得到至少316名議員支持。從聯盟黨和社民黨先前聯手的情況來看,這并不難。還有黨內人士在投票前表示,盡管兩黨都對內閣提名、政策分歧有不滿,但默茨料將順利闖關。

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輪投票中,默茨獲得310票,未能當選。這意味著,至少有18名盟友議員不支持他。有分析認為,這暴露出聯盟黨和社民黨之間的分歧,可能加劇雙方不信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歷史上,總理候選人在首輪投票中落選還屬頭一回。

受此影響,當日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大幅震蕩下行,周邊股市也紛紛下跌。經過聯邦議院各黨團領導人緊急磋商,第二輪總理選舉投票于5月6日下午舉行。最終,默茨獲得325票,當選新任總理,宣誓就職。

對于驚心動魄的當選過程,默茨顯得比較淡然。“我毫不懷疑,從今往后,我們將在這個相互信任的聯盟中共同努力。”他說,與其執著于“反水者”,不如向前看——他的首要任務是重振德國經濟等。

默茨所在的基民盟素有“德國戰后第一大黨”的稱號,在漫長的政治歷程中,先后涌現“西德國父”阿登納、實現德國統一的關鍵人物科爾,以及在國際舞臺極具影響力的“歐盟領袖”默克爾等多位歷史級政治人物。然而,2021年默克爾卸任,基民盟便失去執政地位。而前任總理朔爾茨執政的三年間,德國“紅綠燈”內閣內部矛盾叢生,分歧不斷,最終走向解體。

此次選舉結果,不僅標志著德國政治格局的重大轉變,更預示著國家未來發展方向將面臨新的調整。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指出,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重振經濟。聯盟黨推崇自由市場經濟,主張松綁中高收入群體稅收以激發活力;而社民黨與綠黨更關注社會公平,傾向于補貼中下層,涉及債務剎車等的爭端。這兩種思路本質對立,如何調和將是內閣的關鍵。此外,能源成本高企、產業競爭力下滑等結構性難題,均需新政府拿出切實方案。

“基民盟相對強調自由市場經濟。它的思路是,增加財政收入不是靠提高稅率,而是通過減稅讓企業等微觀個體有活力,從而擴大經濟規模,隨著經濟總量的提升,擴大稅基,財政收入也將增加。”丁純表示。

不過,雖然同為基民盟出身,默茨與默克爾的政治理念其實大相徑庭。與默克爾的冷靜、謹慎相反,默茨的言行更為沖動、更具冒險性和對抗性。在2018年爭奪默克爾繼承人之位時,默茨評價自己是社會問題上的“保守派”、經濟問題上的“自由派”。

而對于默茨上臺后的中德關系,丁純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分析說,德國現在面臨的重要問題是要搞好經濟,選民選擇聯盟黨很大程度也是出于認同聯盟黨更擅長治理經濟,而“紅綠燈”政府不行之故。德國作為外向型經濟,中國是其主要的貿易伙伴,此前德國國內已形成共識,不能與中國“脫鉤”。但另一方面,對華去風險和降依賴是德國及歐洲對華經貿政策的政治正確,一時要改亦難。“中德關系很難短期再重回默克爾時代的輝煌。”

德國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國政治變化備受關注。有評論稱,過去德國政治乏味但穩定,而在地區及國際局勢動蕩的當下,不再是這樣了,這從當天混亂的權力交接可見一斑。

“由于投票是不記名進行的,我們難以知道真正原因。”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全球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說,“但在我們看來,一些聯盟黨議員似乎是想直接表達對默茨的財政政策在選舉后180度大轉彎的不滿。”

3月中旬,德國聯邦議院通過巨額財政草案,允許放寬國防等債務限制。此舉不乏爭議。選擇黨領導人當時抨擊默茨違反先前競選承諾,屈服于社民黨的舉債增支要求。在德國政治碎片化的當下,這種情況越來越常見。財政政策分歧正是德國上一屆政府垮臺的導火索。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屆德國政府需要盡快刺激經濟復蘇、保障社會安全穩定、推動戰略自主,以期讓德國民眾重拾信心。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默茨上臺后會在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盡量制定出一整套辦法來應對,尤其是在美國方面已經開始要征收高額關稅的背景下,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德美此前比較緊密的經貿關系。接下來如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實現德國在歐洲范圍內建立真正的戰略支柱,也會成為德國新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經濟領域外,新政府還準備推出德國近年來最嚴格的移民政策。在2015年的歐洲難民潮中,德國是接受難民最多的歐盟國家,對100多萬來自敘利亞、阿富汗等國的難民打開大門。在俄烏沖突中,德國繼續接收上百萬烏克蘭難民。隨著德國經濟下滑、襲擊事件頻發,國內的反移民和反難民情緒也在上升。

新措施包括暫停移民家庭團聚政策兩年;停止所有聯邦層面的難民接收項目,未來不再設新項目;拒絕尋求庇護者通過陸路進入德國;盡快遣返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的難民,有犯罪記錄和被視為危險分子的難民將首先被遣返。

一位歐盟外交官說,歐盟“正焦急地等待著默茨的到來”,“現在是時候打破德國的僵局,并讓發動機運轉起來了”。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