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下的千年傳奇、非洲草原的野性呼喚、俄羅斯的冰雪浪漫……這是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出境旅游交易會(COTTM2025)的一隅,共有全球45個國家(地區)的150家旅游資源商和服務商展覽展示,推介洽談。在期間舉辦的出境旅游投資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共議中國出境旅游投資的現狀、機遇與挑戰,為中國企業把握全球機遇、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參考。
近年來,中國出境旅游投資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COTTM項目總監卿清暉表示,近年來,中國旅游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加快。2023年,中國旅游企業海外投資總額超50億美元,同比增長38%。投資領域從傳統的旅行社業務拓展到景區運營、酒店管理、文旅資產、在線平臺和文旅綜合體等多元化領域,投資范圍覆蓋東南亞、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市場。在她看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旅游投資潛力巨大,機會多多。無論是自然景色,還是人文景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各有其歷史和文化亮點,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會。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旅游投資潛力有多大?這從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發布的數據中可見一斑。2013年—2023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旅游游客量平均每年增長6.2%,新興旅游市場正成為全球資本關注的新藍海。中國游客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旅游興趣日益增長,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東非、南非以及北非等區域成為旅游投資者追逐的熱點。
對此,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張宗武表示,政府重視程度是旅游投資的基礎。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共建國家旅游市場成為投資新熱點。政策引領和支持則是投資風向標,眾多國家通過優化簽證政策、加強旅游合作等舉措,吸引中國游客和投資。他認為,中國企業應抱團出海,共同抵御投資風險,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將發揮資源優勢,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邁點市場運營總經理王芃兮也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中國文旅企業出海已成大勢所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其他“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歐洲國家。未來這一趨勢仍將持續。出海企業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做好戰略規劃,選擇合適的出海區域和模式。
中國企業的投資需求與境外國家的引資需求不謀而合。此次參展,蒙古國旅游組織副主席巴特卓力格(BATZORIG)帶來了極具吸引力的“夢想露營”項目。該項目聚焦兒童旅游市場,旨在打造國際兒童綜合區。項目計劃于2026年1月啟動,預計2027年完工,建成后在夏季可容納700多名兒童,在冬季也能滿足300名兒童及青少年的需求。“我們誠摯邀請中國投資者參與合作,共同開發這一充滿潛力的項目。”巴特卓力格向與會的中國伙伴發出邀請。
帶著“任務”來的還有秘魯駐華使館商務處商務參贊常智(Luis Cabello)。他表示,為吸引投資,秘魯擁有完善的法律框架、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旅游投資前景廣闊。
埃及Menatours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法魯克納賽爾(Farouk Nasser)表示,埃及政府設定了未來4年接待3000萬游客的目標。目前,酒店客房等旅游基礎設施存在較大缺口,亟需投資。此外,埃及政府在航空、酒店建設等方面也為投資者提供政策支持。
在機遇背后,中國出境游投資也面臨風險挑戰。尚美數智酒店集團高級副總裁(SVP)兼國際酒店事業部總裁張剛以實際案例分享道,中國酒店企業出海時,在國家選擇、人才儲備、運營管理等方面需謹慎考量。上海季高集團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張巍表示,東南亞國家市場潛力巨大,企業在出海時可選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應對法律和日常運營風險。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