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農事漸忙。山東多家農商銀行主動作為,聚焦“三農”重點領域,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廣袤農田,為春種春管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移動柜臺”奔赴田間地頭
在山東省濟寧市的微山湖畔,微山農商銀行的金融活水正精準滴灌希望田野。針對農業融資“短、頻、急”的成長痛點,客戶經理化身“移動金融管家”,帶著“移動柜臺”奔赴田間地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讓貸款審批按下“加速鍵”。截至2025年3月末,該行涉農貸款已惠及2.6萬戶,金額達85.67億元;鄉村振興貸款服務2.13萬戶,總額40.65億元。
“90后”新農人韓明對此深有感觸。返鄉創立家庭農場后,他一心想用無人機“解鎖”農業現代化,卻因資金短缺犯了難。微山農商銀行迅速響應,定制專屬金融方案,助力他購置先進農機、升級種植技術。如今,韓明的農場里,無人機以每秒13.8米的速度掠過麥田,1分鐘就能完成100斤施肥作業,實現了從播種到采收的全流程智能化。韓明稱,他還組建起無人機植保隊伍,業務版圖拓展至周邊縣市。“金融夜?!崩?,農技專家的指導課座無虛席,讓農戶既有資金底氣、更添技術信心。截至目前,該行發放的73.89億元農戶貸款正化作農資、智慧設備,在萬畝良田上播撒著豐收的希望。
圍繞產業鏈精準發力
在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兗州農商銀行緊扣農時,將金融服務嵌入春耕生產的每個環節。濟寧紅地種業有限公司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每年小麥收購季都面臨資金周轉壓力。今年,1600多萬斤小麥的收購資金缺口讓負責人寧經理愁眉不展。兗州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問診”,僅用3天時間,700萬元專精特新貸款便精準“輸血”,不僅解決了小麥收購難題,還為企業節省了融資成本?!斑@筆‘及時雨’既裝下了農戶的收成,也托起了企業的發展?!睂幗浝砀锌?。兗州農商銀行深耕“三農”領域,圍繞產業鏈精準發力,讓金融活水沿著產業脈絡,滋養每一個涉農環節。
信貸資金與農業技術同頻共振
3月的菏澤市巨野縣田間地頭,巨野農商銀行奏響了特色農業振興的“交響曲”。在萬福種植合作社的果園里,施肥機械的轟鳴聲與果農的歡笑聲交織?!稗r商銀行的300多萬元貸款讓我們能引進優質果苗、精準施肥,果實甜度提升了兩個點?!痹摵献魃缲撠熑送醭蛇\喜笑顏開。在巨野農商銀行的支持下,該合作社已發展出860畝蘋果、340畝黃金梨的種植規模,帶動周邊200戶農民實現“土地流轉+務工”雙增收。截至目前,該行支持大蒜、林果、辣椒等特色種植業貸款余額達5702.05萬元。為破解傳統種植技術弱、融資難的困境,該行聯合農業部門打出“組合拳”。省農科院專家駐點傳授水肥一體化、生物防蟲等10項新技術,專屬“福麟系列貸”“e系列涉農產業貸”等金融產品精準匹配需求?!罢迨谛?產業白名單”機制讓信貸資金與農業技術同頻共振。此外,“創業系列貸”助力農戶變身電商達人,該行搭建的移動支付平臺讓巨野的大蒜、辣椒等特色農產品“觸網出圈”,帶動全縣特色農業產值突破60億元,季節性用工達6.5萬人次,為鄉村振興注入多元活力。
從微山湖畔到兗州平原,再到巨野沃土,山東農商銀行系統以金融之力勾勒鄉村振興新圖景。它們既是資金的“輸送者”,更是農人的“同行者”,用金融“春雨”滋養每一寸土地,讓希望的田野煥發勃勃生機,書寫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答卷。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