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的乘用車整車企業一季度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業績分化顯著。
比亞迪以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絕對優勢領跑,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車企受新能源轉型慢或合資品牌銷量下滑等影響,業績面臨一定壓力,廣汽集團甚至出現虧損。
雖然新勢力車企暫未公布一季度業績,但是頭部新勢力車企借助核心賣點相繼“突圍”。“兩三年內不賺錢的新能源車企必被淘汰。”有受訪人士直言。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之前表示:“最終能夠在競爭中留下來的車企,必須具備多項能力,沒有明顯短板。其中,有兩項核心能力尤為關鍵,一是AI技術的深度應用,二是強大的規模化銷售能力。”
比亞迪領跑廣汽、長城、長安等承壓
今年一季度,A股八家整車企業業績分化顯著。
一季度,比亞迪業績領跑行業,實現營收1703.6億元,同比增長36.35%;實現歸母凈利潤91.55億元,同比增長100.38%。
比亞迪稱,一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9.8%至100.08萬輛,創同期歷史新高;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
上汽集團一季度實現營收1408.6億元,同比下滑1.55%;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增長11.4%。上汽集團一季度實現整車批發銷售94.5萬輛,同比增長13.3%,產銷回升勢頭進一步增強。
長城汽車緊隨其后,一季度實現營收400.19億元,同比下滑6.63%;實現歸母凈利潤17.51億元,同比下滑45.6%。長城汽車表示,報告期公司處于產品換代升級周期,銷量同比有所下降,直營體系建設投入增加。
長安汽車一季度實現營收341.6億元,同比下滑7.73%;實現凈利潤13.53億元,同比增長16.81%。一季度,長安汽車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但長安馬自達、長安福特等合資企業銷量出現下滑。
近年來,在新能源高端品牌問界銷量拉動下,賽力斯業績出現好轉,2024年凈利潤扭虧為盈。但今年一季度,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54552輛,同比下滑42.47%,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45135,同比下滑46.31%。賽力斯汽車旗下的核心品牌為問界。
賽力斯一季度實現營收191.47億元,同比下滑27.91%;實現歸母凈利潤7.48億元,同比增長240.6%。公司表示,業績下滑主要由于新產品上市過渡期銷售回款減少、支付供應商貨款增加。
廣汽集團、江淮汽車、北汽藍谷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一季度,廣汽集團實現營收196.5億元,同比下滑7.95%;歸母凈利潤虧損7.32億元。廣汽集團表示,報告期內業績下滑主要因為汽車銷量同比下滑、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促銷投入加大等因素。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一季報
從一季度銷量看,其合資品牌和自主新能源品牌銷量均不佳。一季度,廣汽集團銷量37.1萬輛,同比下滑9.4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6.24萬輛,同比下滑6.46%。其旗下合資品牌廣汽本田銷量同比下滑20.73%。
頭部新勢力借差異化突圍
從總體看,新能源轉型步伐較快的車企一季度盈利能力較好,如比亞迪、賽力斯;在凈利潤方面,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與比亞迪相比,差距較大,廣汽集團甚至出現虧損。
在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傳統車企紛紛擁抱華為。不久前,上汽集團和華為宣布,將聯合打造全新品牌“尚界”,成為華為智選車模式下第五“界”;廣汽集團宣布成立華望汽車,將在智能化、生態和品牌協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廣汽集團與華為各自優勢,打造高端品牌。
截至目前,港股上市新勢力車企未披露一季報,但通過2024年報可以看出,頭部新勢力車企借助核心賣點形成一定規模效益,逐漸走向盈利,相繼“突圍”。在五家已上市新勢力車企中,2024年理想汽車實現盈利,小鵬汽車、零跑汽車、極氪汽車虧損收窄,零跑汽車去年四季度實現盈利;蔚來汽車虧損擴大。
何小鵬之前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越來越明顯,大概會有三年‘淘汰賽’和最多五年的‘晉級賽’,即七到八年之間就會看到結果。”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在上海車展媒體溝通會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決賽圈。未來競爭將是新勢力車企、中國傳統車企和海外車企三大陣營對決,大概需要三年時間來明確競爭格局,在這期間,銷量表現對于每一家車企都至關重要。”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