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權益基金的凈值正在加速修復。
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4月30日,全市場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報皆為正,分別為2.13%和2.28%;而指數型股票基金的回報為-0.68%;QDII股票型基金和QDII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回報分別為-0.57%和7.82%。與此同時,公募FOF的業績也開始回升,同期全市場公募FOF的平均回報率為0.11%。
數據背后看點頗多。首先,從中長期數據來看,主動權益基金的凈值修復正在加速。僅以普通股票型基金為例,截至4月30日,近一年的回報為6.95%,近三年的回報為-3.8%,中周期止跌回升的勢頭已經明顯體現;其次,主動權益基金的表現相比被動指數基金更優,權益基金經理發掘市場機會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具體來看,今年年初至4月30日,機器人、創新藥和北交所無疑是市場的大熱點,無論從主動基金和被動基金的業績榜單中都能看到,而在主動權益基金中更為明顯。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4月30日,有37只主動權益基金區間凈值增長超過30%。從業績排名來看,鵬華碳中和、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永贏先進制造智選、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平安先進制造主題、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和中航趨勢領航期間回報均超過50%,前三名期間業績回報分別為64.87%、57.91%和57.67%,其中鵬華碳中和、永贏先進制造智選在機器人領域持倉均相對集中。此外,有16只醫藥主題基金業績表現亮眼,期間回報超過30%,其中長城醫藥產業、永贏醫藥創新智選、中銀港股通醫藥混合等期間回報均超過40%。
從公開數據可見,放眼全球范圍,中國資產正在閃光。以QDII基金為例,股票基金的平均回報相對較弱主要源于部分海外主題基金的拖累,而QDII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回報優于境內主動權益基金,主要源于港股上半年的出色表現以及醫藥股的上漲。同源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4月30日,10只主動QDII基金期間回報超過20%,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混合(QDII)排名第一,期間回報為47.8%,其余絕大部分是港股和醫藥主題基金;從被動基金的表現來看更加清晰,期間凈值增長超過20%的17只QDII指數基金中,除了排名末端的德國ETF和港股科技50ETF之外,其余全部是創新藥、生物科技和醫療方向的主題ETF,結構性行情的特征進一步凸顯。
從配置型產品公募FOF的表現也可以發現,今年以來在權益領域積極進取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獎勵。同源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FOF產品的平均回報為0.11%,有6只產品期間回報超過5%,其中有兩只是工銀旗下的FOF。工銀睿智進取股票FOF基金經理周崟在一季報中表示,今年一月份在成長股顯著調整過程中小幅加倉,二月份成長基金大幅上漲時逐步兌現并降低了部分TMT及港股互聯網基金占比,三月份增加了黃金及黃金股基金的占比并進一步兌現成長基金的收益。依靠著靈活調倉的動作,他所管理的多只FOF也獲得了較好的回報。
事實上,在不少專業投資人看來,今年權益市場向好的跡象已經相當明顯,而且對中長期的市場也可以更樂觀一些。近日,寧泉資產執行董事楊東表示,在當前各種可投資資產中,股票投資依然是比較好的選擇。睿郡資產執行董事杜昌勇也認為,權益市場經過三年多的持續調整,幅度和空間都足夠。
“從估值來看,A股市場屬于合理的水平,香港市場處于相對低估的狀態。今年外部的環境非常復雜,但大家可以預期的是,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對內各種刺激政策出臺的可預期性也大幅增加,總體上我們覺得市場是可為的。”杜昌勇表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