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商業銀行陸續披露2024年度業績報告,其所屬金融子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經營情況也一一揭曉。
總體而言,2024年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發展呈現出“總量增長、梯隊明顯”的特征。頭部機構憑借在船舶租賃、國產大飛機租賃等領域的前瞻性布局,實現業績高增;中小金融租賃公司則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搶抓大規模設備更新戰略機遇,通過特色化路徑開拓新增長賽道。
15家資產規模超過千億元
2024年,金融租賃行業頭部機構排位發生了變化,坐上資產規模“頭把交椅”的公司由國銀金租變為交銀金租。截至2024年末,交銀金租、工銀金租、國銀金租分別以4436.00億元、4174.61億元、4058.50億元的資產規模位列行業前三。目前共有15家資產規模邁入“千億元俱樂部”的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
其中,資產規模位居首位的交銀金租業績表現亮眼。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1.72億元,同比增長9.69%;實現凈利潤43.67億元,同比增長9.02%,呈現出資產規模與經營效益雙增的態勢。交銀金租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交銀金租共有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航運金融、航空金融、設備租賃以及金融市場業務。此外,近年來還積極培育以新基建租賃業務、新能源租賃業務等為代表的新賽道,進一步突出專業特色。
2024年,資產規模位居第二位的工銀金租資產規模一路“狂飆”,總資產由2023年末的2783.81億元增長至2024年末的4174.61億元。截至2024年末,工銀金租實現凈利潤24.79億元,較2023年的7.5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26.61%。相比之下,另一金租巨頭國銀金租發展態勢穩中趨緩。截至2024年末,國銀金租資產總額為4058.5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0.9%,國銀金租在年報中表示,集團降低財務杠桿倍數,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2024年營業收入為285.63億元,同比增長7.2%;凈利潤為45.03億元,同比增長8.5%。
其他“千億元俱樂部”的金融租賃公司2024年業績表現也同樣亮眼,展現出良好的發展韌性。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招銀金租總資產為3097.84億元,凈利潤為37.40億元;建信金租總資產1821.50億元,凈利潤26.82億元;浦銀金租總資產1534.24億元,營業收入92.36億元,凈利潤13.20億元;光大金租總資產1511.48億元,凈利潤20.24億元;興業金租總資產1461.72億元,營業收入35.05億元,凈利潤25.55億元;農銀金租總資產1111.86億元,凈利潤7.84億元。
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秘書長聶偉柱認為,作為銀行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銀行系金租從成立之始,就擁有銀行大股東的強大增信。“一方面,銀行系金租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依托母行遍布全國的營業網點,銀租聯動的戰略,銀行系金租在資產業務上也能獲得母行的支持。”聶偉柱說。
深耕差異化賽道
聶偉柱表示,今后一段時期,金融租賃行業將呈現出少數“大而強”+多數“小而美”的發展格局。“資本實力雄厚的金租公司,普遍介入了飛機、船舶租賃業務,體量大,抗周期能力強,是金租行業的主體。而中小型金租發展戰略的一個核心關鍵詞是差異化。這種差異化重點體現在行業賽道的選擇上。選擇好一個符合自身資源稟賦,且天花板足夠高的行業賽道至關重要”。
今年,不少金融租賃公司發布業績指標時,著重提及服務實體、業務轉型、科技賦能等高質量發展相關內容,以差異化經營策略擺脫同質化競爭,通過特色化路徑開拓新增長賽道。
作為中信銀行獨資設立的金租公司,截至2024年末,中信金租總資產834.1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15%;2024年實現凈利潤9.36億元,同比上升11.75%。年報內容顯示,2024年,中信金租立足租賃本源,繼續推動戰略轉型,穩步實施“兩大兩小優中間”發展策略,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具體來看,在“大”資產端,加大與造船企業和航空、航運公司合作力度,實現飛機、船舶業務投放78.53億元,持有及新造飛機船舶數量81艘(架);在“小”資產端,實現車輛、戶用光伏等投放142.99億元,戶用光伏開創項目公司基金模式,服務農戶超8.2萬戶;乘用車加速布局,助力超6萬戶車主“擁車用車”;在“中間”資產端,其綠色融資租賃業務余額343.4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租賃余額333.08億元。
再聚焦、再定位,努力找準適合自身的轉型方向,是中小型金租公司的必然選擇。據河北金租清潔能源業務部總經理葛志同介紹,河北是電力用能的大省,更是綠色能源發展的強省。“2024年末,河北省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306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比重近七成,設備采購和項目建設的需求巨大,金融租賃大有可為。”葛志同說。
據了解,河北金租發揮“產業+區域”的稟賦特色,堅定落實“真做租賃”和“做真租賃”的監管要求,2024年當年實現業務投放222.66億元,其中綠色租賃和普惠租賃業務合計投放158.50億元,在全部投放中占比達到71.18%;在清潔能源領域業務投放64.23億元,其中直接采購風電、水電、光伏、儲能設備45.00億元,直租投放占比達到70.06%。
“在經濟波動時期,融資租賃通過‘融物’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設備。不但幫助了設備制造企業完成銷售,也幫助了設備使用企業實現技術改造升級。這兩年來規模快速增長的直租業務,就是金融租賃發揮經濟逆周期調節作用的有力例證。”聶偉柱說。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