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季度報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國共有215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全市場共存續產品4.06萬只,同比增加0.67%;存續規模29.14萬億元,同比增加9.41%。其中,理財公司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8.33%。
理財投資者數量繼續維持增長態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6億個,同比增長6.73%。一季度,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060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20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740億元。
一段時間以來,理財行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充分發揮資金優化配置功能,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對接。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20萬億元。
根據報告,為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2025年一季度,理財市場累計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33只,合計募集資金超200億元,一季度末ESG主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近3000億元。此外,理財行業不斷推出特色產品,2025年一季度末存續專精特新、鄉村振興、大灣區、綠色低碳等主題理財產品近300只,存續規模超1000億元。
展望未來,財達證券分析師馬燕表示,隨著近期債券市場收益率實現曲折修復,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呈現小幅回暖趨勢,破凈風險得到有效緩解。特別是對于純固收和“固收+”產品而言,市場的修復將為其帶來一定的投資吸引力,進一步推動理財產品的投資流入。全年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有望突破32.5萬億元。隨著“固收+”產品的廣泛推出,理財子公司將通過創新和差異化的產品設計吸引更多投資者。在低利率環境下,“固收+”產品將成為理財子公司發行的重點品類,其靈活的資產配置能力和較為穩健的收益預期,滿足了市場對低風險、穩定回報的需求,可在保持一定安全邊際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權益資產配置,提升收益潛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