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主要指數延續反彈,市場交投活躍度小幅回升,但反彈趨勢有所分化,創業板指、深證成指分別上漲1.74%和1.38%,表現優于上證指數。展望5月市場走勢,機構分析認為,在政策信號積極、宏觀經濟復蘇、流動性適度充裕的背景下,A股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持續提升,后續政策和產業端具備持續催化因素的板塊將是交易的重心。
政策支持下A股有望展現韌性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對此,中金公司解讀認為,當前政策的重心為以內部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往后看,與美國滯脹風險上升、美聯儲可能“進退兩難”的處境不同,中國穩增長政策的目標是改善有效需求、提振企業盈利,政策方向更加清晰。
“資本市場方面,長線資金入市和上市公司的增持回購助力穩定市場信心。結合當前主要指數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滬深300指數風險溢價為6.5%,處于歷史高位,因此我們認為中國資產仍具備韌性,后續可關注政策落實力度及節奏。”中金公司稱。
招商證券表示,整體來看,4月政治局會議關于“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表態,明確了中央堅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決心。后續隨著A股再度進入業績真空期,在經濟整體穩定,流動性適度充裕的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持續提升。
華西證券分析稱,當前存量政策逐步落實,增量儲備政策將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政策預期仍有望對風險偏好提供支撐。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后續“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增量政策值得期待。當前A股市場微觀流動性相對充裕,中國資產相對全球主要股指仍具備估值優勢。后市A股有望在震蕩中實現底部的逐漸抬升,在全球資產中展現韌性。
5月行情有望迎來反彈窗口
展望5月A股走勢,中泰證券表示,短期市場或有一定調整壓力,但調整也為投資者提供配置良機。今年以來,我國科技產業取得結構性突破,帶動市場情緒回升。與此同時,去年四季度以來,穩增長政策切實穩定了經濟增長中樞,政策有效性得到驗證。“基于積極的政策基調的延續,我們對中期經濟能夠企穩持樂觀的態度,市場有望出現季度級別的反彈。”中泰證券稱。
從資金面角度來看,財通證券認為,此前中央匯金公司等長線資金增持ETF后,市場情緒逐步企穩。上周,在寬基ETF資金流入放緩的背景下,A股日均成交額回升,融資資金也轉為流入,顯示出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暖。目前大盤已修復至4月初的水平,后續行情有望迎來反彈窗口。
民生證券則提示稱,今年以來,全球宏觀經濟波動的放大導致了市場風格不斷出現切換,這使得大部分投資者過于聚焦短期視角而忽視長期變化。該機構認為,無論外部因素擾動與否,一些長效機制的構建并不會因此停滯,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也不會停滯。未來的投資機遇也應該圍繞這些領域進行,即內需的提振和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塑。
科技成長風格受關注
具體配置上,中信證券建議,5月投資者可關注新技術和產業題材的輪動,以及服務業提振內需政策落地等方向。具體來看,主要有三條主線存在機會:首先是新技術和產業題材,如多模態AI、可控核聚變等方向;其次是與海外算力鏈掛鉤的光模塊、PCB、服務器等板塊;服務業擴內需方面,可持續關注的方向包括文旅產業鏈中的酒店、景區,以及醫療服務領域的眼科、齒科、中醫等細分領域。
東吳證券認為,政策和產業端具備持續催化因素的板塊將是后續交易的重心。具體來看,投資者可以關注機器人、人工智能、算力產業鏈、創新藥、低空經濟、可控核聚變等方向。
申萬宏源證券同樣看好科技成長風格在未來一段時間的表現。該機構分析稱,短期科技成長板塊的賺錢效應已收縮至低位,而消費板塊的相對性價比已偏低。科技板塊布局正當其時,建議投資者關注AI產業鏈。
另外,申萬宏源證券還分析了公募基金一季報數據,認為公募基金在機器人板塊的持倉較AI板塊更集中。“這意味著,機器人板塊更容易對催化因素作出反應,是主題彈性更高的方向。AI行情重啟需要更重磅的產業突破,不過一旦AI板塊啟動,便是持續性更久的中期行情。”申萬宏源證券表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