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資金首次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近期落地。
近日,外高橋公布了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情況報告書,共有11家機構參與。光大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以其管理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參與本次發行認購,其認購規模排在第10位,獲配181.49萬股,獲配金額約2000萬元,發行完成后有6個月的限售期。
成立于1994年的外高橋,主營業務包括產業園區開發運營和貿易服務,實際控制人為上海浦東新區國資委?。本次定增發行價格為11.02元/股,計劃發行2.25億股,募集資金24.75億元。
光大理財本次以近2000萬元現金參與外高橋的定增,是銀行理財資金直接“入市”的標志性事件。
對此,光大理財表示,公司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和中國經濟的光明未來,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在資本市場領域的布局,近期已擇機增配了包括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在內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并將加大對上市公司定增、可轉債、可交債等工具品種的投資力度。
01
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積極入市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辦、證監會、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允許銀行理財、養老保險基金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3月份,證監會、滬深交易所對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進行了相應修訂,銀行理財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阻礙掃除。
從實施細則修訂到首單落地,也就1個月多月時間,這說明銀行理財對直接投資上市公司也有期待,本次全行業首單完成后,對后續其他銀行理財參與定增項目將起到示范作用。
光大理財相關人士表示,今年系列政策出臺后,將銀行理財資金納入戰略投資者范疇,降低了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門檻,從產品和投資方面,也能加強銀行理財與上市公司的合作,拓寬了投資邊界,有助于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到29.14萬億元,同比增長9.41%。作為資本市場“長錢”的代表之一,在政策引導下,大規模銀行理財資金直接入市參與投資,能為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也能提振投資者信心。
郵政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銀行理財資金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是理財資金發揮金融服務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有效利用理財資金,也能豐富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源。
除了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婁飛鵬認為,理財資金還可以通過投資指數基金等方式來實現資金入市。
近期多家產品管理規模超過萬億的銀行理財公司也明確表示,將加大權益市場的投資力度。中銀理財稱,下一階段將通過布局指數策略、指數增強策略等各類含權類理財產品,繼續支持資本市場發展。
交銀理財也表示,近期快速研判市場形勢后,在保持產品風險收益特征不變的基礎上,結合產品投資策略,通過直接投資或以間接方式持續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資本市場上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案例,除了銀行理財外,還有保險資管產品以A類投資者參與企業的IPO發行。
近期眾捷汽車、天有為兩家公司公布了IPO發行中的打新情況,有十多家保險資管公司參與網下打新,獲配金額合計超過1億元。
眾捷汽車發布的信息顯示,其網下打新的A類投資者中,有14家保險資管公司,包括保險資管產品、年金計劃等,共獲配118.61萬股,金額為1957.09萬元;天有為的打新投資者中,也有約10家保險資管公司,獲配金額最高的是泰康資產,約7000萬元。
婁飛鵬預計,在國家積極引導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入市的大背景下,預計后續將有更多的理財資金通過參與投資定增項目來服務實體經濟,保險資管資金參與IPO打新的案例也會逐漸增加。
02
入市資金量仍有待提升
本次光大理財雖然完成了全市場首單理財參與定增的案例,但從資金量來看仍然有限。在外高橋的11名定增對象中,光大理財與陸家嘴信托認購額一樣,屬于認購金額較少的投資者。
一位理財子公司人士告訴銀柿財經,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中,絕大部分是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的存續規模較小。截至2024年底約為600億元,占理財總規模比例僅0.2%。今年以來的新發權益類產品增長幅度也有限,權益產品資金大量投入資本市場,還需要發展過程。
“這與投資者風險偏好也相關,大多數買入理財的投資者,追求的是穩定回報,因此理財公司發行權益類產品相對較少,權益產品存續規模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幅度增長。”上述人士認為。
在拓寬理財產品投資范疇方面,今年一些理財公司均加大了權益類市場的投資研究,在響應號召入市時,也需要保證產品的風險收益,產品凈值不宜波動過大。
作為理財市場管理產品規模最多的公司,招銀理財近期也在關注定增機會。一位內部人士稱,“加大權益類市場投資是長期方向,短期內有好的投資機會將積極參與,但投資金額還是有限。”
雖然在投資政策上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有了同等待遇,但要達到公募基金的投資能力,銀行理財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與公募基金在權益投資方面多來年形成的經驗和內部風控體系相比,銀行理財無論是策略還是團隊配備方面,都還有待加強。在權益產品規模持續增長,投資案例增多后,理財公司的權益投研能力會逐步提高。
“光大理財這次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為銀行理財產品進入權益市場打了頭陣,接下來理財子都會關注相關投資機會,但前期還是以試水為主,然后才能逐步加大權益市場投資。”招銀理財內部人士說。
(來源: 銀柿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