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水庫安全管理一刻不能松懈

2025-04-22 18:31:03 作者:吉蕾蕾

20250422093540506-63-48ba2.jpg

水庫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水利部近日發布消息稱,我國水庫安全狀況持續改善,2022年至2024年連續3年水庫無一垮壩。連續的安全運行,背后凝聚著水利新質生產力的蓬勃脈動,也彰顯著我國水庫運行管理能力的進步。

水庫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多種功能。在汛期,水庫可以攔蓄洪水、調節洪峰流量、降低洪澇風險,是防汛抗洪中的“王牌”。比如去年汛期,松遼流域調度察爾森水庫維持61小時零出庫,避免了下游耕地受淹和人員轉移。天氣干旱時,水庫又可結合蓄水、用水需求,為耕地灌溉、居民用水提供水源保障。眼下正值春耕生產,用水需求大,長江流域降水量較往年偏少三成。三峽水庫適時加大下泄流量,提高沿江灌溉取水水深,大大緩解了長江中下游流域春灌用水壓力。可見,水庫不僅在優化配置水資源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也承載著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使命。

將視野拓寬,如果沒有高水平的安全管理,就無法取得水庫連續安全運行的成績,水庫在防洪、生態、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更是無從談起。其中,推進安全監測體系建設、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庫容安全管理是關鍵。

治水興水,離不開先進水利科技的保障,水庫運行管理也不例外。過去,由于缺乏現代化的監測手段,水庫安全管理多依賴人工巡查和經驗判斷,隱患難以被及時發現。“十四五”時期以來,全國水庫安全監測設施全面建設和提檔升級,基本實現從“模糊感知”到“精準掌控”的跨越式轉變。比如,去年汛期,新建的監測設施預警高風險水庫,為人員轉移和險情應急處置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有力支撐水庫安全運行。趨多趨強的極端暴雨洪澇事件也啟示我們,要積極探索衛星遙感、北斗衛星、無人機以及探地雷達等新技術應用,加強監測感知數據分析,讓更多水庫擁有“數字生命”。

我國是世界上水庫大壩最多的國家,但80%以上修建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土石壩多、老舊壩多、病險壩多,水庫安全管理任務十分艱巨。為守住水庫安全底線,“十四五”時期以來,水利部門累計完成水庫大壩安全鑒定41594座,對645座大中型、1.7萬座小型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然而,仍有不少水庫需要“體檢”“手術”。這就需要常態化開展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對新鑒定出的病險水庫及時除險,對病險嚴重、功能喪失或萎縮、除險加固技術上不可行或經濟上不合理的水庫,進行降等或報廢處置。

對一座水庫來說,庫容是確保其發揮防洪、供水、灌溉等功能的關鍵。近年來,水庫庫區被侵占導致庫容減少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水庫功能有效發揮、流域防洪安全產生了不利影響。要持續強化水庫庫容管理,逐庫開展庫容曲線復核,為汛期水庫防洪調度做好支撐。對侵占水庫庫容、分割庫區水面等行為要持續排查、堅決整治,確保水庫攔洪、供水等調控作用有效發揮。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