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解構破局利差損的分紅險: 特別儲備“水漲” 結息水平能否“船高”

2025-04-22 14:29:11

在市場利率下行階段,如何壓降負債成本、防范利差損風險?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向分紅險等浮動收益產品求解,在壽險業內掀起結構性轉型的浪潮。近日從業內調研了解到,去年以來,各家保險公司持續推進一場大刀闊斧的業務重構,比如在新發產品中,分紅險逐漸走向舞臺中央,占比大幅提升;同時,不少公司在培訓、推廣、銷售方面推出“課表”“任務表”……向分紅險轉型已經從喊口號轉向動真格。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 加強保險消費者保護,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藍鯨財經

保險公司在產品轉型方面摩拳擦掌,已轉化出切切實實的數字。日前從業內獲悉的一份行業交流數據資料顯示,2024年分紅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658.74億元,同比增長4.12%,增速較上年度由負轉正。分紅險距離被市場廣泛接受依然任重道遠?!胺旨t型產品不太好賣,難點在于確定的收益看起來少,不確定的收益雖然有可能高,但消費者對此存疑?!北本┮晃活^部險企人士表示。

消費者不買賬,與此前結息水平難以達到演示水平有關。分紅險分紅主要源于利差益,與分紅險賬戶的投資收益息息相關,特別是2023年投資收益低迷疊加監管部門“限高”,令很多產品的結息水平腰斬,分紅實現率低于50%的產品不在少數。分紅險中有平滑機制和特別儲備的概念,投資收益好,一般留存至“儲備池”的盈余就會增加,如果政策放松,保險公司后續有望提高結息水平,將盈余補發給客戶。未來,行業需審慎確定分紅水平,在有效管控負債成本的同時,保障產品競爭力。

分紅險指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產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身保險產品,分為“保證收益”和“浮動收益”兩部分,保險公司需將運營收益的較大部分(不低于70%)與保單持有者共享。

在低利率、資產荒壓力下,為了減少利差損風險,2024年以來,保險公司在負債端加速推進向分紅險等浮動收益產品轉型。

近日從業內獲悉的一份行業交流數據資料顯示:2024年,人身險行業在產品預定利率持續下調、深化“報行合一”等政策驅動下加速轉型,呈現規模增長與結構優化并行的態勢。2024年,普通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4070.23億元,同比增長8.16%,占比60.24%,是行業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分紅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658.74億元,同比增長4.12%,在經歷數年的加速下滑后,首次實現保費正增長。

“近年來,市場利率快速下行。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處于歷史低位。”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下,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能夠更好地幫助保險公司穿越周期、實現與客戶長期共贏,有助于保險公司降低剛性負債成本、提升長期經營業績穩健性。

保險行業的新“國十條”也提出,推進產品轉型升級,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分紅型產品就是浮動收益型保險產品的最主要形態。

“對壽險行業來說,超大體量的存量業務將面臨利差損壓力。傳統保險產品的客戶利益在客戶投保時就確定并寫入保險合同,在整個保單期間不受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碧┛叼B老總精算師高悅解釋稱,過高的保底利率對投資收益剛性要求極高,也成為產生利差損風險的重要原因。站在壽險經營的視角,發展分紅型產品,也有助于穩健經營,防范利差損風險。

高悅還認為,分紅型產品保底利率較低,其資產配置策略相對靈活,可為追求長期收益配置更高比例的權益資產;同時,由于分紅型產品的負債久期相對較短,可緩解保險公司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壓力,更貼近保單持有人對長期穩定超額收益的關注。

此外,推進分紅險轉型,也有利于財務指標穩定。按照相關會計準則,傳統險在利率下行過程中需增提大量準備金,大幅減少壽險公司報表利潤?!邦~外的準備金計提并不真實反映公司在年度經營中的實際虧損,只是量化了公司未來30年-50年可能面臨的利率風險?!备邜偙硎荆胀ㄐ捅kU產品增提準備金給整個保險行業的利潤和償付能力造成了一定壓力。相比之下,分紅型產品受到短期利率下行的影響較小,使得壽險公司的利潤指標和償付能力指標可以保持更高的穩定性。

2025年的“開門紅”讓分紅險重回主流的趨勢愈發凸顯,新上市的分紅險數量越來越多,占產品貨架的比例顯著提升。不少險企還在此類產品銷售培訓等方面發力做功課,分紅險無疑成為今年壽險市場最大看點之一。

“2025年公司將重點推動分紅險轉型,并規劃了一系列組合拳。我們希望通過加強分紅險的培訓、推廣、銷售,有力改善未來業務結構,提高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毙氯A保險總裁龔興峰在該公司年度業績會上表示,公司的目標是2025年分紅險占整個業務盤子的比例不低于30%。中國平安管理層也表示,將持續強化分紅險推動策略,規劃分紅產品上新,推動分紅險占比繼續提升;未來公司將主打分紅險產品,預計這類產品占比將達到50%以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說,分紅險轉型是險企為了應對低利率環境和市場競爭的一種策略,目的是通過分紅險的靈活性來降低風險,同時滿足消費者對收益的期望。其難點在于保險公司需要保證分紅險的收益,而分紅險的收益依賴于險企的投資能力和資本市場的起落。

眼下,保險公司一年一度的分紅險成績單正在陸續披露。部分公司披露了分紅險2024年分紅實現率,不少產品分紅實現率達到或超過100%??梢詫⒎旨t實現率簡單理解為實際分紅水平與演示分紅水平的比值。實際分紅水平達到甚至超過演示分紅水平的產品多為2024年推出的產品,這類產品已將投資收益率假設調低至3.5%,演示水平也隨之降低。

而在2024年之前推出的產品中,分紅實現率大多未達到100%,也就是實際結息水平未能達到合同里的演示水平。多位業內人士透露,因為現金分紅對投資收益率的要求很高,前幾年權益類資產的波動導致投資收益率不理想,2023年全行業投資收益低迷。為了確保長期利差損風險可控,去年監管部門對分紅水平實行了限高,防范此類產品的潛在風險。限高令下,保險公司的分紅實現率普遍降至50%上下,極少數達到100%。

即便沒有限高,一些公司分紅險產品2022年和2023年的分紅實現率也因為投資失利而跌去一大截。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展示的一款分紅型產品說明顯示,2020年至2024年,現金紅利實現率分別為182%、172%、6%、6%、60%。而對于2024年數據向好,該公司人士解釋稱,其得益于投資收益回暖。

除了投資收益率,分紅水平還受一系列因素影響。“我們會根據上一年度分紅業務的實際經營情況,遵循普遍接受的精算原理,結合可持續性、可支撐性原則,確定當年分紅業務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來自本公司實際的投資收益率、死亡率等相關營運經驗與評估假設的差異產生的收益?!北本┮患翌^部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保險公司的歷史包袱,即高利率保單的存量規模,也會間接影響保險公司當下的分紅水平。

某年度實際紅利減少,直接原因可能是保險公司經營業績下降,也可能是保險公司進行了更多的分紅保險特別儲備計提。分紅保險特別儲備是分紅險賬戶逐年累積的池子,其權益共同屬于保單持有人和股東,用于平滑未來的分紅水平。這意味著保險公司投資能力越穩定,這個池子的儲量越大,未來達成賬戶預期收益的能力就越強。

而保險公司分紅險賬戶均有平滑機制,簡言之是行情好時存一筆錢,行情差時拿出來彌補分紅,盡量讓每年的分紅相對穩定。

不過,監管部門也規定,分紅保險特別儲備的規模連續2年超過該賬戶準備金15%的,超出部分應作為當期可分配盈余予以釋放。業內人士預計,未來若政策放松疊加投資回暖,保險公司后續可能會提高結息水平,將盈余補發給客戶。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認為,分紅實現率的可持續性建立在公司長期穩定的投資能力基礎之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行業提升管理分紅險的能力非常重要。怎樣平滑賬戶的儲備基金、怎樣制定每年分紅政策、怎樣兼顧同業競爭與公司利益,對保險公司而言仍是挑戰。同時,保險公司需要管理客戶預期,既不能把客戶胃口吊得太高,也不能過分打壓預期。

向分紅險轉型,已不僅僅是產品形態的切換,更成為關乎行業生存的系統性重塑。被行業視為破局利差損密鑰的分紅險,有著比傳統險更為復雜的條款和邏輯,需迎接代理人銷售能力、消費者認知和接受度、保險公司自身投資實力和穩健經營能力等多重考驗,跨越理想與現實的鴻溝。而對于消費者,買分紅險就像是與保險公司做長期合伙人,應全面關注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綜合風險評級、償付能力等基本面,比起關注歷史分紅實現率,更需要回歸到保險公司本身。

來源: 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王立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