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披露進入高峰期。目前,已有近2000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報,工商銀行、中國移動等去年凈利潤超千億元,正丹股份、廣西能源等去年凈利潤增幅較大,美的集團、比亞迪等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績優股歷來是公募機構關注的重點,不少基金早已埋伏其中,在去年四季度就大舉買入。公募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財報迎來密集披露,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業績線索,尋找確定性較高的標的。
進入4月下旬,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披露進入高峰。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晚,已有近200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24年年報。
在已經披露2024年年報的公司中,不少公司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其中,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最多的是工商銀行,達3659億元。建設銀行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3356億元,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均超過2000億元。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海油、中國平安、中國人壽2024年凈利潤在1000億元-2000億元之間。交通銀行、貴州茅臺、中國神華等2024年凈利潤在500億元-1000億元之間。
業績增幅方面,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幅最大的是正丹股份,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0億元,同比增長11949.39%。廣西能源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704.04%。華北制藥、安迪蘇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00%。另外,七彩化學等公司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0%。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2024年盈利創下歷史新高。比如美的集團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91億元,同比增長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5億元,同比增長14.3%。比亞迪2024年實現營收7771億元,同比增長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2.5億元,同比增長34%。
績優公司歷來是公募基金投資的重要方向,不少基金產品早已布局其中。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131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持有工商銀行。持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移動等凈利潤超千億公司股票的基金公司數量同樣較多,截至2024年底,分別有123家、123家、137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持有上述三家公司股票。
去年業績增幅較大的正丹股份也得到了公募基金的青睞。截至2024年底,41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持有正丹股份,這些產品大多是去年四季度新進正丹股份機構投資者名單,其中不乏林英睿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廣西能源、華北制藥、安迪蘇、生益電子等業績增幅較大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中,也有很多公募基金產品。其中既有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頭部機構旗下產品,也有陳皓、楊冬、何以廣、王鵬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大部分基金公司是去年四季度新進上述四家公司機構投資者名單,或者在去年四季度繼續增持。
美的集團、比亞迪等業績創新高的公司也被公募基金大手筆買入。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公募基金凈買入金額前十的個股包括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公司。其中,美的集團2024全年獲公募基金凈買入金額達208.26億元,比亞迪獲公募基金凈買入金額達117.49億元。
華夏基金認為,市場將進入相對平衡期,擾動因素的不確定性已經被充分定價,投資者的擔憂逐漸鈍化,依然會對市場形成小幅制約,但下行空間不大,短期市場仍然以震蕩為主。對于中長期投資而言,目前是相對較好的位置,整體向下風險較低,后市打破平衡后向上概率更高。
博時基金表示,市場風險偏好受到抑制,指數進入短暫的震蕩顛簸期,待上市公司財報和外部風險落地后,或柳暗花明。
金鷹基金表示,擾動因素的影響有望邊際減弱,而國內政策等積極因素正在醞釀,A股穩中向好趨勢可以期待。行業配置上,金鷹基金認為,短期出口依賴型行業受擾動較大,建議關注內需驅動、國產替代相關行業,短期看好政策發力點相關的大眾消費以及同時兼顧風險對沖價值的黃金和軍工方向。
富國基金表示,上市公司財報迎來密集披露,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業績線索,聚焦確定性較高或業績預期改善的領域,包括有色、消費電子、工程機械、農業、食飲、服務消費等。富國基金還建議關注紅利資產和科技成長風格,紅利資產在風險釋放期或呈現相對韌性,關注銀行、電力等方向;同時,人工智能(AI)革命方興未艾,中長期仍是市場主線,可關注AI國產算力、AI應用等。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