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14日,安康市舉辦“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新聞發布會暨“安康這五年”全媒體采訪活動。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五周年,來自中省市級媒體采訪團第一站來到廣佛鎮、長安鎮,感受五年來平利縣是如何以茶興業、以茶致富、以茶帶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絲路瑰寶 秦漢古茶
廣佛鎮位于平利縣南部,新建成的世界茶園文化博覽館(以下簡稱茶博館)坐落于此,成為此次采訪團參訪的重點。該館占地7000平方米,由安康秦漢古茶有限公司在當地各級黨委政府支持下,秉持文旅融合理念籌建。同時也是一家股份制茶飲企業,業務覆蓋茶葉種植、茶源品種培育、安康秦漢古茶創新加工、文化創意、銷售、外貿、茶文化傳播及研學等領域。企業以漢景帝陽陵出土、獲吉尼斯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古老的茶為標本,結合安康市歷史文化與考古文物,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科研技術,精選安康境內北緯31度、高海拔、原生態的富硒茶鮮葉,打造“安康秦漢古茶”品牌。開發出經自然萎凋、精準控酶、緊壓成餅,可長期保質的多款緊壓茶產品。
致力于傳承中華茶文化,振興世界茶源,復興安康茶產業,踐行中國夢。
據茶博館負責人陳振華介紹,安康秦漢古茶有限公司現有茶園2081畝,由于“秦漢古茶”特有的品牌效應,每畝產值可達到1萬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益。針對新建成的茶博館會給企業和當地帶來的益處,陳振華進一步介紹,“博物館建成后,每年春節游客絡繹不絕,除了買茶葉,客人們還會在這里參觀游玩。”
隨后,采訪團對茶博館給當地廣佛鎮經濟健康發展有哪些重要的綜合帶動作用進行了了解。據廣佛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王祎介紹,廣佛鎮以安康秦漢古茶有限公司為龍頭,深挖古茶文化資源,大力推進茶飲產業發展,現有穩定管護茶園2.56萬畝,產茶800余噸,產值突破了1.5億元,為附近群眾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近百個,帶動茶業種植戶3000余戶,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
秦楚爭寵 香茶一茗
告別陳振華,采訪團一行來到安康市東南邊緣地帶的平利縣長安鎮,這里毗鄰湖北省竹溪縣。歷史上長安鎮成為秦楚必爭之地,被譽為“朝秦暮楚”。
平利縣一茗茶業成立于2014年1月,位于長安鎮高原村。通過近幾年的蓬勃發展,公司現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擁有四條生產線,主要從事陜南富硒黑茶(茯茶)的研發生產,年產粗制黑茶 500噸、富硒黑茶500噸。現已開發“葉葉金花”散發富硒茯茶,先后獲 得“SC 認證”、“有機認證”、“HACCP” 和“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公司已被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市 級“優秀外貿企業”。其中,“葉葉金花”產品榮獲第25屆楊凌農高會“后稷獎”、國家“名特優新”產 品,2023年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24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農工委副主任鄒順生到一茗茶葉調研)
據公司負責人宋小紅介紹,該公司擁有各項出口資質,是安康市茶產業重點出口企業,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洲等國家,2018年開始出口茶葉,現已出口超8000萬元。
“我公司擁有自動化科技流水線4條,是陜西省龍頭企業之一。擁有25項專利,國家級獎項1項,省級榮譽20 多項,產品符合歐盟標準。同時也是陜西高新技術企業代表,長期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 林科技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安康學院深入合作,研發新品。”宋小紅接著說,“我們自有有機茶園500畝,綠色茶園1000畝,平均海拔1200米,選用純正陜南安康富硒原料。”
“請問貴公司產茶區地理環境和茶葉成品有什么特點?”采訪團成員問。“我們平利縣境內山谷縱橫,云霧環繞、海拔落差大、生態環境好,是中國最北方的生態茶區之一,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天然富硒區。我們的茶園就在其中。”“硒是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國內外醫藥界 和營養學界,硒被譽為“生命的火種”、“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劑”和“健康的保護神”等。安康富硒茶硒含量高,所產茶葉湯色嫩綠、清香。這就是我們茶葉成品的特點。”宋小紅回答說。據宋小紅進一步介紹,該公司員工數量45名,忙季用工100人左右。政府給了很多幫扶政策,為擴大再生產,金融機構及銀行給予公司扶持資金2000萬元。
采訪團還了解到,長安鎮堅持把三產融合發展作為持續性發展命脈, 走“茶園與觀光相結合、茶莊與農家樂相結合”發展模式,打造茶旅特色小鎮、茶旅精品線路、茶旅融合示范園等,推進茶旅融合發展。2024年,該鎮接待游客達70萬人次,帶動消費50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2000余元。
平利之行結束,遠遠望去,山巒青翠,茶園錯落有致,小溪流水潺潺,處處鳥語花香,茶牙嬌嫩欲滴,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讓人感覺到身處于自然與人文和諧交織的畫卷中。(陳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