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基本面持續修復、國內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市場情緒起伏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A股結構性機會表現突出。另外,4月上旬以來全球股市的巨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部分投資者的預期。展望第二季度,多家知名股票策略主觀多頭私募表示,盡管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存在,但國內政策與市場估值優勢將為A股提供支撐,第二季度市場或呈現“震蕩中分化、分化中尋機”的格局,整體可保持中性偏積極的預期。其中,消費與科技板塊因政策紅利釋放、產業趨勢加速升級,或成為機構布局的核心方向;高股息資產與避險品種則被視作對沖市場波動的關鍵配置。
對于二季度A股大勢,受訪私募普遍持中性偏積極態度,認為市場調整空間有限,但上行動能需等待政策與基本面進一步共振。
亙曦資產基金經理兼投資總監董高峰認為,當前市場處于“上下空間有限”的復雜環境中:一方面,前期外部擾動事件落地后,市場情緒已部分消化,我國應對機制較2018年更為成熟,市場調整風險可控;另一方面,地緣局勢與國際經濟基本面重塑壓制風險偏好,市場需等待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消散。
同犇投資總經理童馴表示,A股當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動態市盈率顯著低于發達市場,疊加國內10年期國債利率降至1.67%左右的低位,資金配置股票的動力大幅提升。
有私募機構進一步表示,第二季度國內政策工具箱工具充足,流動性環境友好,預計會為A股市場帶來較正面的影響。
丹羿投資執行合伙人、基金經理朱亮稱,經歷近幾年的持續調整后,中國資產已進入“底部區域”,高股息資產為投資者提供了安全墊,后續內需刺激政策有望推動市場估值修復。
從容投資研究部認為,二季度國內政策重心已轉向“穩增長與擴內需”,財政前置發力與貨幣寬松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盡管外部沖擊難以量化,但政策對沖方向明確,金融市場的戰略定位提升將持續為股市保駕護航。目前判斷第二季度市場單邊上漲或為時過早,但不少板塊已表現出估值韌性。整體而言,外部沖擊反而加快國內經濟轉型步伐,A股后市依然光明。
在相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受訪私募普遍表示“在不確定性中捕捉確定性”,策略上兼顧防御性與成長性,聚焦三大主線:內需政策驅動、高股息避險、科技高成長。
童馴稱,第二季度的策略應對要點是“聚焦不確定外部環境下的相對確定性”。具體而言,要在相對復雜的環境下,兼顧策略的防御性與成長性。第一,聚焦產業周期的確定性,關注已形成產業趨勢、滲透率正快速提升且仍處于發展早中期的方向;第二,重點觀察商業模式稀缺性,優選具備獨特壁壘且現金流穩定的優質資產;第三,重視估值的合理性,優先選擇業績能見度高、未來三年業績有望顯著增長的標的。整體而言,第二季度需要重點規避業績能見度不足的行業,對長期產業趨勢明確的領域要選擇堅定持有。
多家機構還將“政策刺激”視為第二季度的關鍵變量因素。童馴表示,在外需承壓背景下,擴內需政策有望從短期補貼轉向長效機制,消費提振“組合拳”(補貼+供給+提信心)或持續加碼。朱亮表示,以一些頭部乳業企業的生育補貼計劃為例,可以看到政策鼓勵生育與消費升級相結合,正在催生新消費場景的投資機會。董高峰也提示,人口老齡化相關產業(如醫療、養老服務)因需求剛性,可能成為政策發力的重點領域。
此外,以一定的防御性配置為投資組合托底,也成為了一些私募第二季度的策略落腳點。保銀私募建議,第二季度可重點關注兩類資產:一是高分紅標的(尤其是業績考核強化制度背景下的國企、央企),其回購預期對股價形成保護;二是黃金等貴金屬產業鏈,地緣風險與全球央行“去美元化”增持趨勢,將提升黃金相關資產的長期配置價值。朱亮表示,要適當聚焦位置低、股息率有保障的資產品種。
從結構性機會來看,消費與科技板塊成為了私募機構第二季度布局的兩大核心賽道。
從容投資研究部表示,科技成長、服務業開放等仍是第二季度市場熱點所在。在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塵埃落定之前,符合政策大勢的板塊預計始終會享受“確定性溢價”。
此外,在科技領域,國產化與創新藥也成了受訪私募第二季度掘金的關鍵詞。董高峰表示,當前我國半導體、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國產化進程因政策支持正加速推進;同時軍工板塊未來的配置“優先級”可能提升。此外,朱亮建議,第二季度投資者可聚焦港股創新藥板塊。盡管前期部分品種漲幅較高,但創新藥行業仍處于爆發初期,多數標的股價較歷史高點仍有大幅折扣,潛在修復空間較大。
童馴表示,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第二季度市場機會最值得看好的方向預計集中在兩方面,即內需消費和“科技國產”。內需消費大致可劃分為傳統消費和新消費領域,相比較而言,新消費的增速更快,未來的想象空間更大。看好“進可攻退可守”的大消費板塊,尤其是新消費領域。第一,在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和外部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擴內需成為政策發力的必選項,預計未來消費提振政策會從短期提振轉向長效機制,通過“補貼+供給+信心”組合拳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第二,隨著代際需求變遷和國潮崛起,具有情緒價值和高質價比的消費品更易得到消費群體的青睞。第三,隨著人工智能(AI)帶動全社會科技創新加速,AI正重塑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優化供應鏈降本增效將成為未來消費品公司發展的趨勢之一。
保銀私募則提示,受全球經濟復蘇預期與資源稀缺性因素影響,有色金屬行業中長期抗風險能力較強,但需警惕供需變化帶來的波動。黃金則因央行增持與避險需求,預計將持續成為對沖地緣風險的標配品種。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