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又降息了,但這已不是新鮮事。”近期不少儲戶感慨。
自4月以來,多家中小銀行大幅下調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幅度在10BP至40BP之間。調整后,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2%,邁入“1時代”。
據不完全統計,4月至今,已有廣西巴馬農商行、安徽新安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武漢眾邦銀行、廣西融水農商銀行等近20家中小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利率。這一輪調整主要針對3年期、5年期的長期存款產品,下調后利率不超過2%。
以廣西巴馬農商行為例,該行從4月16日開始下調各檔存款利率,其中2年期降為1.55%,3年期和5年期下調后均為2%。在調整之前,該行2年期存款利率為1.85%,3年期和5年期為2.35%。這次下調幅度在30BP左右。
民營銀行、村鎮銀行曾是市場上“高息攬儲”的主力,但這波也有一些相關銀行加入“降息”大軍。
以廣東省興寧市的興寧珠江村鎮銀行為例,該行之前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別為2.10%、2.75%和3.25%。自今年4月1日起,各檔利率分別降至1.50%、1.60%、1.55%,5年期利率降幅達到170BP,調整后的利率水平向國有大行看齊。
除了地方中小銀行,股份制銀行也在這一輪下調范圍內。如平安銀行(000001.SZ)在4月8日宣布下調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05%降至1.65%,降幅為40BP。這次下調后,平安銀行的3年期利率相比2年期1.70%的利率,低了5BP,出現利率倒掛現象。
國有大行在經歷數次利率下調后,目前最新的存款利率全部低于2%。以建設銀行(601939.SH)為例,該行5年期利率最高為1.55%,1年期利率僅為1.1%,超過20萬元的大額存單利率為1.9%。
建設銀行不同年限、大額存單的最新存款利率
在股份行中,還有少部分銀行的利率保持在“2字頭”。如浙商銀行3年期利率為2.15%,20萬元起的大額存量利率能達到2.3%,該行3年期、5年期利率保持一致。
01
儲戶如何應對“降息”潮
從去年開始,主要商業銀行進行過兩輪下調存款利率,國有大行的利率開始進入“1時代”。進入2025年后,多家中小銀行曾在3月初進行過一輪下調,當時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降至“2”字頭,少部分進入“1”字頭。
在最新這輪下調后,市場上“2”字頭的存款利率變得越來越少。對儲戶而言,存款利率連續下降,最直接影響就是儲蓄收益減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是否要選擇其他理財方式?
如儲戶繼續選擇銀行存款,在被動接受利率下降的同時,也可以考慮采用“梯度存錢法”。一位銀行客戶經理建議,儲戶可以將本金分拆成幾份,選擇1至5年的不同期限存款,然后逐年滾存以捕捉利率高點。
“如果儲戶不嫌麻煩,還可以關注一些地方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普遍會比一二城市高出0.15~0.3%。”,上述客戶經理稱,像“存款特種兵”一樣,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相對高息的銀行。
也有儲戶選擇投資其他產品。數位有儲蓄需求的人士告訴銀柿財經,“現在3年期定存連兩個點利率都沒有,一些農商行也只有1.6%,跑了幾家銀行比價后,將部分資金買了銀行理財產品。”
存款利率下降,對銀行理財來說,或許是推廣相關產品的機會。一位理財客戶經理表示,對于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從存款轉向購買一些R1(低風險)的銀行理財和保險產品。
該客戶經理稱,部分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鎖定銀行存款的收益,另一方面在風險承受能力可接受的范圍內,配置部分固收類理財,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強一些,還可以考慮一些包含權益類的理財產品。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大力促消費的背景下,銀行下調存款利率,除了自身原因外,也能響應號召,讓部分居民減少存款轉向合理消費。???
02
存款利率還可能下降
從銀行的角度看,持續下調存款利率,能降低負債端成本,緩解不斷收窄的凈息差壓力。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一至四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呈下降趨勢,各季度分別為1.54%、1.54%、1.53%、1.52%。去年四季度的凈息差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
各大銀行也面臨凈息差下降帶來的盈利壓力。目前已發布2024年年報的上市銀行中,平均凈息差為1.65%,相比2023年下降19BP。同時去年各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放緩,核心一級資本補充也面臨一定壓力。
在今年的業績會上,不少銀行均表達了繼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存貸款定價管理的意愿。從目前落地的動作看,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有利于銀行進一步減少利息支出,緩解存款長期化問題,穩定負債成本、改善盈利能力,也能加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力度。
考慮今年我國將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LPR利率和金融市場利率未來仍有下行的可能。尤其是在4月份全球貿易沖突爆發后,央行多次提及“擇機降息降準”,部分銀行近期下調存款利率,也是與宏觀政策方向相契合。
平安證券、開源證券均在近期研報中表達同一觀點:如“降準降息”窗口打開后,我國存、貸款利率將繼續下行,在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背景下,銀行負債端的存款利率也會相應下降。
另外,部分中小銀行在存款自律機制統一協調下,以往具有“手工補息”“特色存款”的相關高利率產品會繼續減少,市場存款利率將逐漸趨于一致。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認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部分中小銀行的高利率攬儲不可持續,未來還有下降可能,存款利率加速向大行靠攏。
(來源: 銀柿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