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濫施關稅威脅攪動全球資本市場, 而在一系列“穩市”組合拳力挺之下,A股走出平穩回升行情。A股史上最強“穩市組合拳”不停歇,資金雄厚的銀行理財資金加入“穩市”大軍,力挺資本市場。近日,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紛紛發聲,表示已通過直接投資或以間接方式持續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且明確將進一步加大在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業內人士稱此舉“史無前例”。
多家理財子公司密集表態
挺市場,多家理財子公司近期密集表態。日前,交銀理財表示近日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交銀理財快速研判市場形勢,在保持產品風險收益特征不變的基礎上,結合產品投資策略,通過直接投資或以間接方式持續增持ETF。
中郵理財表示,中郵理財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當前市場處于合理估值,該公司理財資金已增持權益類指數基金(ETF),后續將繼續發揮耐心資本、中長期資金作用,加大資本市場投資力度,運用自有資金通過購買本公司理財產品的方式參與權益投資。
中銀理財與浦銀理財在表態加碼 ETF 投資的同時,更是透露了配置方向。中銀理財官微發文稱,面對近期市場波動,迅速研判并在管理好產品整體風險的前提下,積極尋找機會進行權益資產配置,重點投向新質生產力領域和內需板塊。作為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中銀理財去年末產品管理規模達1.88萬億元。
浦銀理財則表示,已根據市場研判和產品投資策略,通過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方式持續增持 ETF,涵蓋寬基指數、行業指數,重點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相關領域。浦銀理財堅信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向好趨勢未變,企業盈利韌性與成長潛力將為權益投資創造廣闊空間,公司將秉持理性判斷,積極貫徹“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主動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力度。
理財機構持續部署ETF
事實上,去年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就已通過買入ETF加大布局權益類資產的力度。
隨著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數據陸續披露,一批理財公司借道股票ETF進軍市場的投資舉措也隨之浮出水面。數據顯示,部分理財產品赫然現身股票 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顯示理財公司正逐步成為股票ETF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其中寬基指數、科技賽道及央企紅利主題ETF成為重點配置方向。
分析人士認為,從市場環境來看,當下資本市場的波動與發展,為理財公司提供了新的布局契機;政策層面,監管積極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為理財資金布局ETF提供了有力支撐;從機構自身角度出發,面對資產配置多元化、底層資產收益下行等挑戰,理財公司急需拓展投資渠道,而ETF投資成為破局的重要方向。
對于此次理財公司大規模表態增持ETF,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為了穩定資本市場信心。理財公司借道ETF布局權益市場,既是順應政策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也是應對底層資產收益下行的必然選擇。
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璟晗認為,2024年下半年以來,理財公司和銀行加速布局股票ETF產品,主要是因為政策、市場環境、ETF的特點滿足客群對波動控制的需求,以及理財公司自身權益投資不足等原因。
在諸多優勢的推動下,ETF投資正有望成為理財資金入市的主流之選,各方正培育“長錢長投” 的資本市場良好生態,助力資本市場穩健長遠發展。
相關報道
上市粵企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超210億元
在銀行系資管機構增持ETF的同時,近期,各家銀行還在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推進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行動,為實體經濟穩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提振資本市場信心。包括廣東、浙江、山東、北京、江蘇、四川等地相關部門已召開座談會,積極行動,全力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助力拓寬上市公司進行市值管理的資金來源。
自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設立以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扎實服務上市公司開展股票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
同時,各地也迅速建立工作機制,以廣東為例,截至目前,廣東省上市公司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超21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國有上市企業發揮排頭兵作用,積極運用銀行專項貸款資金開展股票回購、增持,提高政策工具的使用量和使用效果,積極推動國有上市公司價值全面提升,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