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與全球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中國煤焦鋼礦產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重構”的深刻轉型。4月10日,中輝期貨在山西交城舉辦“華風古韻·龐泉涌智”黑鏈商品服務主題峰會,探討煤焦鋼礦產業鏈供需格局演變、風險管理模式及衍生工具應用實戰解析。
會上,熱聯研究院院長章冬冬對當前鋼鐵出口格局進行了解析。由于俄烏出口供應減少、印度鋼鐵需求快速增長,2024年我國鋼材直接出口總量1.11億噸,同比增長2080萬噸。部分國家對我國出口鋼材出臺反傾銷措施,使得鋼材出口結構發生變化。另外,2024年我國鋼材間接出口增量3585萬噸,對粗鋼總需求拉動為3%,集裝箱、風電出口貢獻最大。2025年1—2月測算間接出口累計同比增加460萬噸,增長16.76%。
鋼鐵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利潤容易受到影響。產業鏈企業通過期貨和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可平滑利潤、穩定經營,將采購和銷售決策從關注絕對價格轉為相對價格,還能利用規模和產業鏈優勢推動長期發展。
“衍生品應用模式包括基差模式及含權模式。基差存在多維度定義,包括不同合約、品種、區域間的差異。以螺紋鋼正套和熱卷反套為例,通過分析基差走勢,在基差偏離正常范圍時進行操作,如螺紋鋼正套在基差低位時布局,待基差走擴獲利;熱卷反套在盤面大跌后利用基差修復盈利。”廈門建發期現綜合部副總經理盛佳峰說,含權貿易模式多樣,采購方案可鎖定最高采購價、爭取低價采購并獲補貼等;銷售方案能鎖定最低銷售價、獲取溢價銷售機會等。針對不同終端客戶場景,提供買看跌、看跌領口等期權服務方案,滿足客戶在不同市場行情下的風險控制和利潤鎖定需求。
盛佳峰認為,企業在運用衍生品的過程中,要根據業務背景和需求,采用正套或反套模式,在操作過程中注重分析基差走勢、匹配鋼廠資源、滿足客戶結算要求等,同時要關注鋼廠結算政策、市場需求變化等風險因素。衍生品在鋼鐵供應鏈中應用廣泛,能幫助企業應對價格波動風險,通過合理運用基差模式和含權模式,結合企業實際業務情況和市場行情,可實現利潤鎖定、成本控制和風險規避,提升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
據了解,2025年煤焦行業面臨供需失衡與環保政策的雙重壓力。受房地產低迷和鋼鐵產能過剩影響,焦煤需求持續疲軟,低價進口煤加劇了供給寬松格局,價格中樞承壓下行。環保政策趨嚴推動鋼鐵行業能效升級和電爐鋼占比提升,進一步壓制焦煤需求,同時倒逼焦化企業投入高成本進行技術改造,中小規模產能加速出清。
在圓桌沙龍環節,與會嘉賓認為,黑色產業鏈二季度供應或轉向寬松,產量維持高位,需求邊際下滑,價格彈性進一步降低,鋼鐵價格處于“尋底”階段。另外,二季度基差波動可能收窄,不建議大規模配置基差庫存,傳統貿易企業需警惕基差轉向風險。
山西鵬飛集團期貨部期現分析師肖鋒認為,應結合生產需求與市場預判,靈活運用期貨鎖定利潤或補充庫存。嘗試利用期權優化成本,但面臨效率低、敞口管理難度大等挑戰。要以現貨為基礎、期貨作為輔助工具,注重風險控制與資金安全。
中輝期貨董事長安中山表示,期貨市場不僅能為實體企業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而且在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性方面也能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期貨衍生品在服務黑色產業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中輝期貨將繼續深耕產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客戶需求,助力企業穩定生產經營。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