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保險資金由于期限長、規模大、穩定性較強等特點,是資本市場上最具耐心的資本之一。截至2024年末,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33.3萬億元。
《通知》發布后,多家大型險企表示堅決看好、堅決支持,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優化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通知》從三方面進行了調整。
一是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二是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三是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
“《通知》釋放出‘寬’‘穩’‘新’的信號。”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普惠養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路錦非表示,“寬”體現在提高險資權益倉位上限,“穩”體現在鼓勵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險資增量入市,“新”體現在定向引導投資創新創業型基金。
路錦非預測,理論上,若充分利用《通知》提出的比例上限,償付能力較強的大型保險公司有釋放千億元資金的潛力,這將直接增強市場流動性,穩定投資者預期。
光大證券根據2024年末181家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總資產規模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通知》調整后,保險業權益資產配置上限為10.4萬億元,較調整前提高了5528億元。
在政策的鼓勵下,4月8日,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平、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多家頭部險企發聲,堅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中國人保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將充分發揮行業“頭雁”作用,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理念,積極把握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的投資機遇,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人保力量”。
“堅定看好A股配置價值。”中國人壽表示,集團旗下資產公司將持續遵循“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為資本市場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堅定看好的底氣來自何處?
“當前,我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特別是2024年9月以來出臺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舉措,顯著提升了投資者對于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信心。”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強調,隨著超常規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逐步加力提效,將有效對沖“對等關稅”的影響,持續支持經濟企穩回升,持續推進企業盈利改善。同時,國內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也有利于海外資金重新認識中國,中國資產特別是科技資產估值體系將得到重塑,對權益市場形成正反饋效應。
保險機構正在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前景和公司自身投資價值的認可,已有多家保險機構于近日宣布增持或回購股票。
中再資產透露,已于近期加倉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優質資產;陽光保險在4月7日、8日連續增持權益類資產;4月7日,中國太保增持了寬基ETF等產品。
中國太保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繼續增持代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優質資產。
另外,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增強廣大投資者信心,4月8日,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提議,以公司自有資金回購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等法律法規允許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長期價值。
中國平安表示,將認真研究《通知》內容,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靈活運用多種綜合金融工具和投資策略,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及價值型品種等領域投資力度。
果斷有力的行動,彰顯出保險機構對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隨著一系列穩定市場的舉措陸續出臺,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來源: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