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一家頭部期貨公司正面臨一場關鍵戰役。作為國內首批獲得金融期貨全面結算資質的機構,其日均處理萬億級交易數據的核心系統,卻因傳統存儲架構的桎梏陷入困境。原有存儲設備不僅面臨國產化替代的合規倒計時,分散的塊、文件、對象存儲系統更讓運維成本居高不下。
存儲之痛:國產化與業務需求的雙重挑戰
隨著金融行業國產化進程加速,該公司的存儲系統暴露三大核心痛點:
國產化適配迫在眉睫:原有存儲設備無法兼容國產化CPU架構,而金融行業對系統穩定性要求嚴苛,存儲系統需同時支持多種國產芯片,且在性能上不能妥協;
多套存儲拖累效率:業務計算集群、交易系統、客戶數據分別依賴塊存儲、文件存儲和對象存儲,多套系統并行導致存儲利用率不足、管理復雜度激增;
穩定性遭遇終極考驗:金融行業對數據安全要求“零容忍”,傳統存儲的故障恢復速度無法滿足實時交易需求,硬件故障可能導致業務連續性中斷。
云海方案:一把鑰匙解開三把鎖
針對金融行業特殊需求,云海存儲推出“三位一體”解決方案:
國產化全棧適配:采用國產鯤鵬服務器構建存儲節點,全面適配國產CPU架構。25G高速網絡,混閃架構,提供高性能的同時提供大容量;
統一存儲平臺破局“數據孤島”:通過分布式存儲架構,在統一平臺上同時提供塊存儲(支持iSCSI/NVMe協議)、文件存儲(兼容NFS/CIFS)及對象存儲(原生S3接口),同時對接多個系統,滿足不同業務需求;
金融級數據保護體系:采用三副本機制+端到端冗余設計。當單節點發生故障時,數據重建速度比傳統架構快10倍,業務恢復時間大大縮短。
一場顛覆性的存儲升級,打造金融數字化存儲范本
這場存儲系統的“移植手術”,不僅幫助該期貨公司提前18個月完成國產化替代目標,更打造出金融行業數字化的存儲范本:
國產合規與性能兼得:云海存儲在國產化環境中展現出超預期性能,其性能和效率不低于其原有的 x86 平臺存儲,在合規、成本無明顯變化的同時還能保障業務平滑運行;
三存合一”降本增效:一套存儲就能滿足幾乎所有業務的需求,極大的提高了存儲的利用率,充分降低系統的管理和運維成本;
安全防線經受實戰檢驗:通過多副本、EC及端到端冗余保護策略,保證數據整體安全性,在最近的災備演練中,即使模擬多存儲節點同時宕機的極端情況,系統也可應對自如。
京東云云海分布式存儲系統,正在用他的三大核心能力:國產化全棧適配能力、多協議統一存儲能力、金融級數據保護能力,重新定義金融行業存儲標準。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