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掀起的DeepSeek風潮,讓人工智能(AI)成為近日上市險企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的關鍵詞。
“2024年,中國人壽整體賠付時效0.34天,智能化審核賠案超1700萬件……”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董事長蔡希良介紹道,當前,中國人壽“全流程無人工理賠”已覆蓋27個省,最快秒級到賬的“理賠直付”,讓科技有了人性的溫度。
中國太保最新提出了“AI+”戰略。對此,太保集團副總裁俞斌解釋道,AI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客戶行為、商業邏輯和競爭態勢。未來,“AI+”計劃主要聚焦新商業模式的探索,特別是運營形態及組織模式可能帶來的改變;伴生風險的研究;企業本身數字化水平。
“人工智能作為前沿科技力量,正逐漸滲透至保險行業的各個關鍵環節,從根本上重塑行業及服務競爭格局,為保險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月28日,中國人保副總裁張金海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近年來,保險行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提高風險評估精準度、優化核保和理賠流程、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促進保險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有力推動了行業數字化轉型。
“人工智能的賦能不是一種簡單的替代?!敝袊6麻L傅帆表示,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技術進步,它可能是與第一次工業革命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產力革命,對包括保險行業在內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傅帆表示,人工智能除了帶來智能之外,還能給保險行業帶來更多的業務場景和業務機會。比如,可以加快研究AI應用伴生風險的保障產品。以網絡安全保險為例,目前,全球網絡安全保險保費收入約180億美元,70%以上都來自美國,而中國的保費相對較低。“這就給保險業提供了很大的業務發展空間,我們有更大體量的活躍用戶和應用場景?!备捣M一步表示,未來,將積極擁抱科技創新,加速技術對業務的賦能,改善經營的質效,不斷探索人工智能領域風險減量管理市場,研究更多AI應用伴生風險的保障產品和挖掘更多新的業務增長點。
在年度戰略規劃方面,不少險企在改革轉型任務中著重提及了科技賦能。比如,中國平安年報中明確,“將緊密圍繞主業轉型升級需求,運用科技賦能金融業務降成本、提效率、控風險?!?/p>
對金融機構而言,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已經成為制勝未來的一項必然選擇。此前已有保險科技公司喊出了2025年將全面實現“All in AI”的口號。面向如此熱潮,險企又將如何布局?
從各險企的表態來看,有幾個關鍵動作。一是全面推進大模型落地應用。比如新華保險就表示,已在今年2月成為保險業率先接入DeepSeek兩款全尺寸大模型的公司,為內部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平臺。下一步,準備在代理人賦能、客戶體驗提升以及內勤辦公方面,全面推進大模型落地。
二是打造數字金融體系。中國人壽明確表示,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依托、以智能為引領,不斷完善線上與線下聯動、人工與智能協同、保險與生態融合的數字金融體系。同時,綜合運用數字技術手段,賦能經營決策、資源配置、銷售支持、服務運營、風險管理、產品研發等各環節,提升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特別是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追蹤運用。
三是強化科技賦能。據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在發布會上介紹,在現在以及未來的科技投入與發展過程中,中國平安關注讓人工智能和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金融主業和醫療健康養老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主業創造價值。
四是加大科技方面的配置和投資。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就表示,持續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審慎投資的理念,不斷優化權益投資的投資策略,會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把握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的新投資機遇,積極布局跟保險相關的重點領域,包括科技、數字化、人工智能等。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