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馬力)3月28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院落會在安康市漢陰縣漢陽鎮集鎮社區火熱開展。該鎮平安法治辦牽頭,聯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多部門,將法律課堂搬到群眾家門口,通過“宣講+互動”“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矩陣,推動平安建設、掃黑除惡、反詐防騙等法治知識入腦入心。這場接地氣、冒熱氣的活動,既是基層普法宣傳的生動實踐,更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創新探索。
聚合力,多維宣傳筑牢平安防線。多部門攥指成拳,構建普法“共同體”。在線下依托“巡回宣傳車”播放法治知識,并通過發放平安建設宣傳單,張貼普法宣傳標語,組織開展法律知識趣味問答等形式,向群眾普及平安建設、常態化掃黑除惡、防范電信詐騙等相關知識。線上同步發力,微信平臺推送法治小課堂,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信訪工作條例》等法規,以通俗語言解讀政策要點。通過“宣傳車+云平臺”“案例講解+沉浸體驗”的多維模式,凝聚起“部門聯動、干群同心”的法治護航合力。活動現場,社區居民踴躍參與,法治意識在面對面交流中悄然生根。
強根基,“321”基層模式激活治理末梢。以“八五”普法為契機,漢陽鎮堅持并繼續推行“321”基層治理模式,將矛盾糾紛排查、法律法規宣傳與群眾自治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網格員隊伍“法治前哨”作用,依托“321”基層治理模式,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與法律政策宣傳。通過日常巡查、入戶走訪,及時捕捉群眾訴求、精準傳遞法治聲音,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活動中,網格員手持“民情記錄本”穿梭于院落之間,既發放通俗易懂的“法律明白卡”,又動態梳理隱患苗頭,將普法宣傳融入“拉家常”“幫代辦”等暖心服務。網格員化身政策法規“傳聲筒”、社情民意“收集站”,推動法治宣傳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讓“網格微循環”賦能“治理大格局”。
促長效,共建共治繪就和諧圖景。漢陽鎮始終堅持基層政法工作“八個一”制度,聚焦法治建設長效化,以剛性機制推動法治實踐常態化,搭建平臺、暢通渠道,聚合基層社會法治力量,治理效能明顯提升,形成平安聯創、矛盾聯調、問題聯治的工作格局。制度之網既織密了政法力量的協同紐帶,又以剛性約束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法治服務常態下沉,讓基層治理從“碎片應對”轉向“系統創穩”,為繪就和諧圖景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此次院落會不僅是普法宣傳的窗口,更是構建全民參與治理格局的生動實踐。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創穩”,漢陽鎮正以院落會為支點,構建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格局。隨著宣傳車的廣播聲漸遠,法治的種子已在阡陌鄉間悄然萌芽,一幅“法潤人心、共治共享”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