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晚,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成立十周年招待會在德國法蘭克福市舉辦。百余名來自中德兩國政治、經濟、科技、金融等產業協會和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期待促進雙方經貿合作交流和地方產業對接,攜手共創中德合作的新未來。
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事黃昳揚表示,回顧十年歷程,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始終恪守雙向投資促進的初心使命,在探索中創新,在進步中突破,通過構建產業集群合作平臺、設立區域辦公室網絡、搭建重要伙伴關系等創新舉措,成功架設起中德合作的一座堅實橋梁。產業精準對接、專題訪華團組、年度投資報告、“投資中國”等服務產品,增進了兩國地方資源對接與交流,也為省市駐德代表機構樹立了榜樣,為中德中小企業深化合作提供了專業化支撐。
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副局長于廣生在致辭中表示,自2017年以來,中心與20多個德方伙伴積極探索,在汽車、智能制造、生命科學和綠色低碳等4大重點領域搭建投資促進工作組,通過團組互訪、論壇研討、項目對接、發布報告等方式,開展了務實合作,促進了投資者、引資者和產業組織資源的有效集聚,為中德兩國城市培育發展新動能、優化產業鏈,為企業尋找優質技術,為市場和資本合作伙伴提供便利條件。
中德企業投資合作年度報告(2024—2025年)在本次活動上首度發布,報告精選集納了三十余個深度采訪,受訪者包括德國工商大會(DIHK)、德國寶馬集團、科技巨頭英飛凌、德意志展覽集團、奇瑞汽車、小米集團等活躍在德中經貿領域最前沿的知名機構和企業高管,涵蓋了向讀者呈獻源自中德兩國企業家、投資者與行業領抽的坦誠對話。
德國聯邦議院前副議長、德中議會小組主席漢斯-彼得·弗里德里希在致辭中說,全球經濟增長受益于全球市場和各國開放交流,而保護主義和“脫鉤”趨勢威脅全球化未來。如今貿易保護主義威脅逼近,德國更加需要、更加珍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德中之間良好的經濟關系不僅能為兩國帶來穩定,也能為歐中關系注入更多活力。他呼吁德國和中國企業、機構共同努力,為雙方在經濟、技術、文化、金融領域的深入交流合作貢獻力量。
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表示,通過多次代表團互訪、制造業、生物醫藥、ESG轉型等主題的論壇和研討會,德中雙邊經濟關系在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到了大力加強,他期待雙方增進相互理解,發揮各自技術領域優勢,更好促進中德兩國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發展。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