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25日上海迎來第五屆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會上,21個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并發布了上海2025重點產業布局圖、重點應用場景,上海十大優秀全球招商合作伙伴等。
這是3月25日拍攝的“上海十大優秀全球招商合作伙伴”發布會現場。 方喆 攝
從項目領域看,既有先進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制造業,也有數字經濟、未來智能等服務業。
達索系統大中華區總裁張鷹表示,作為一家跨國工業軟件企業,受益于中國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給公司開展數字經濟提供了廣泛前景。前不久公司在上海浦東新區成立了一個3D實驗室,大會上與閔行區落地了新項目,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科技與創新是當前全球經濟和產業變革的主旋律。大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吉利控股集團早在20年前便選擇了上海,從地面到太空,從綠色科技到智能生態,上海為吉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生產特種材料為主的法國企業阿科瑪進入中國40多年來,已布局了9個生產基地,其中2個在上海。阿科瑪大中華區總裁張瀟雨說,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是外資企業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尤其是會上公布的產業規劃,能讓企業及時抓住風口,也能讓集團總部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前景和潛力。
會上發布的上海2025重點產業布局圖,包括前瞻部署10條重點產業鏈、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等。比如,徐匯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嘉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等。
從受邀成為“2024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到今年成為“上海十大優秀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安永正深度參與上海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
安永大中華區業務主管合伙人畢舜杰表示,他時常被其他企業問起:為何要投資上海?在他看來,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在立法、政策、服務等多維度持續創新下,營商環境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另一方面是上海對于前沿科技、產業生態、人才儲備的支撐,提前布局的“國際視野”,為外資企業融入中國市場提供行業全球競爭力。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