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攜手推動全球貿易大船破浪前行

2025-03-27 14:06:29 作者:李嘉寶

7bc5764b26fc45bda9e0b3f6af8bb899.JPEG

3月22日,由中國船企建造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艾爾薩姆哈”輪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開啟首航,投入煙臺—土耳其滾裝航線運營,進一步提升了該航線的運輸效能。該輪共裝載1455臺國產新能源汽車和近300臺二手新能源汽車,創山東口岸向歐洲和中東地區出口新能源汽車單船發運量新高。 唐克 攝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貿易額達到33萬億美元新高,較2023年增長3.7%。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從去年12月的102.7升至102.8,持續高于基準點100,表明全球貨物貿易仍呈現增長態勢。同時,兩份報告也都強調了2025年全球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近期連續推出加征關稅等一系列單邊主義政策,給全球貿易增長蒙上陰影。

全球貿易增長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喜”與“憂”?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又扮演著何種角色?各方應如何攜手并肩,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圍繞這些問題,對話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三位經濟學家,進行解讀。

如何看待全球貿易發展的“喜”與“憂”?

“主要國家貿易政策相對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尚可,這兩大因素為2024年全球貿易額增長奠定基礎”“2025年,全球貿易增長的最大威脅來自美國的關稅‘大棒’”

張建平:2024年全球貿易額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前幾個月預期也相對樂觀,主要基于以下因素:全球經濟穩定增長拉動市場需求;全球供應鏈價值鏈協作持續,供需的有效結合為貿易增長提供支撐;不排除部分進口商出于對未來關稅上調導致成本增加的擔憂,提前開啟“囤貨”模式;近期美元指數有所下行,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隨之降低,一定程度上為出口導向型國家帶來利好。

2025年,全球貿易增長的最大威脅來自美國的關稅“大棒”。今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這一舉措極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致使全球貿易壁壘抬升。美國將關稅當作政治施壓工具,頻繁對他國進行威脅,這會干擾外貿企業的決策、影響外貿訂單。作為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推行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貿易政策,不僅會使自身通脹加劇、就業崗位減少、經濟增長放緩,還將擾亂市場預期、抑制市場需求,給全球貿易增長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屠新泉:主要國家貿易政策相對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尚可,這兩大因素為2024年全球貿易額增長奠定基礎。但是,美國政府近期將關稅“大棒”揮向多個經濟體,將給全球貿易帶來破壞性沖擊,相關影響或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逐漸顯現。近期還有多方消息稱,美方還大幅提高海關查驗率、計劃征收高額船舶停靠費等,這些都會對外貿造成負面影響。

陳鳳英:2024年,世界逐漸適應了后疫情時代的發展節奏,經濟和貿易活動得以逐步恢復。另外,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業布局,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進一步促進全球互聯互通,這些都是推動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時,作為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為全球貿易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5年,美國加征關稅及其連鎖反應,或使全球步入高關稅時代,嚴重沖擊全球貿易。短期看,商品價格上漲或將帶動貿易額上升,但貿易環境并未實質改善,供應鏈的轉移重組困難,各國貿易成本劇增。長期看,世界經濟格局將深刻調整,貿易壁壘升高,全球經濟“碎片化”加劇。

綜合來看,今年全球貿易形勢極為復雜。主要經濟體或將采取應對舉措,使得高成本與高投資并存。貿易增長雖有動力,但未來走向有待持續觀察。

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扮演著什么角色?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增長超過發達經濟體”“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既是重要的供給方,也是關鍵的需求方”

屠新泉: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增長超過發達經濟體。這一結果合乎邏輯。從經濟增長速度來看,發展中國家的增速高于發達國家,其供給與需求能力的增長速度更快,必然會體現在貿易領域。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既是重要的供給方,也是關鍵的需求方,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重要的貿易伙伴。一方面,中國是許多原材料及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另一方面,中國也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消費品、工業設備等各類產品,成為全球貿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陳鳳英:發展中經濟體在疫情沖擊下雖遭受較大影響,但在后續復蘇進程中,投資與生產能力彰顯較強韌性。在世界經濟逐步回暖的大環境下,發展中國家投資顯著增加,進出口及生產活動加快復蘇,再加上中國的有力帶動等因素,貿易增長速度超過發達國家。

中國在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促進貿易自由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一方面,中國是制造大國,產品不僅充分滿足國內需求,還大量出口至全球各地,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增長勢頭突出。在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下,中國貿易方向不斷向新興市場拓展,深刻影響并積極推動全球貿易格局向多極化發展。另一方面,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通過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開展服務貿易等舉措,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全球貿易增長與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張建平:過去二三十年全球化加速,提升了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增加了其參與國際分工的機會。發展中國家受益于全球化分工,承接大量制造業,深度參與國際貿易。當前,發展中國家市場處于上升階段,市場需求增長動能高于發達國家,貿易增長速度也更快。

中國作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通過全方位推進改革開放,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與價值鏈的分工協作體系。在國際合作層面,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并實施了23份雙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同時堅定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在國內建設方面,中國設立了22個自貿試驗區,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中國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方應如何攜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任何一個經濟體都無法靠單打獨斗應對共同挑戰”“唯有通過強化團結協作,方能推動國際經貿關系穩步邁向健康、公平的發展軌道”

陳鳳英: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任何一個經濟體都無法靠單打獨斗應對共同挑戰,也無法在面對共同問題時獨善其身。各方理應積極行動維護多邊主義,捍衛以世貿組織為代表的國際貿易合作機制。

當前,東盟已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中亞以及中東地區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也愈發頻繁。我們應通過雙多邊合作等多種形式,鞏固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同時,立足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既有合作機制,穩固與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關系,積極與歐盟等更多愿意推進全球化的經濟體開展廣泛合作。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將精力集中于自身發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的持續發展,本身就是對全球貿易和全球化進程的重要貢獻。

張建平:中國一貫堅定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支持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改革,增強其權威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得到全球南方國家的普遍支持。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逆全球化雜音,中國堅定以合作謀發展,團結各方力量尋求對話與合作,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作。例如,中國落實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屠新泉:在當下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形勢中,面對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行徑,我們必須秉持理性且堅定的立場。試圖與中國乃至全球經濟“脫鉤”,其最終結局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國際社會理應就此達成廣泛共識,匯聚起捍衛多邊主義的強大合力。在處理經貿關系時,世界各國均應嚴格遵循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則,規避陷入無序的貿易爭端泥沼,攜手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的穩定。唯有通過強化團結協作,方能推動國際經貿關系穩步邁向健康、公平的發展軌道。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