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上市銀行發估值提升計劃:適時提高分紅水平、頻率

2025-03-27 11:58:45

一季度臨近尾聲,A股市場經歷調整。

本周已是3月最后一個交易周。3月24日(周一), 微盤股集體重挫,跌停股中占比達6成,“小而美”熱度降溫,2000系ETF份額銳減。而銀行板塊盤中發力拉升,紅利資產占優。

正如國泰君安證券研報所說,A股存在明顯的“財報效應”,即財報披露期(4月/7月/10月),業績增速對股價的影響要明顯高于其他月份,而3月下旬是重要過渡期,歷史經驗看中小市值風格的勝率與超額收益均有所回落。

而個股板塊向紅利股“切換”,還與銀行業首現估值提升計劃相關。

破凈股打響“估值保衛戰”

銀行業首現估值提升計劃。

近日,上市銀行正處于年報披露季,與此同時,平安銀行、交通銀行先后公布了《估值提升計劃》。招商銀行于3月14日也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審議通過《招商銀行市值管理制度》。

“估值提升計劃”是A股新名詞,而銀行股“長期破凈”是觸發其公布估值提升計劃的主要原因。

2024年11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明確提出,長期破凈公司應當披露估值提升計劃,市凈率低于所在行業平均水平的長期破凈公司還應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就估值提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專項說明。

目前銀行板塊幾乎處于全面破凈狀態。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收盤,除招商銀行(1.06)外,銀行板塊整體市凈率(PB)均低于1,如在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為0.69、農業銀行為0.72、中國銀行為0.69、交通銀行為0.57。

從縱向歷史數據來看,2010年以來,盡管銀行板塊的股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市凈率處于下降趨勢,位于歷史較低水平;從資本市場結構來看,銀行股的市場表現與其利潤貢獻嚴重背離。2010-2023年,銀行板塊(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利潤總額占A股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比例持續超39%,但其市值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卻從15.0%縮小至8.7%。

而市值管理新規出臺,有望為這一長期被低估的銀行板塊帶來估值重塑機會。“自924新政實施以來,低估值的中央及國有企業股票的漲幅相對滯后。而此次新文件的發布,預計將為包括銀行在內的大范圍破凈板塊注入新的上漲動力。”東莞證券表示。

提升計劃:適時提高分紅水平、頻率

在以財務分析為核心的傳統估值體系下,銀行股長期處于破凈狀態,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分析稱,原因主要歸結為:

一是近年來銀行業凈息差收窄、非息收入增長乏力,導致盈利能力受限。截至2024年9月末,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1.53%的歷史低位;二是當前經濟復蘇動能不足,投資者對銀行資產質量存在隱憂,高杠桿經營模式使市凈率對資產質量波動更敏感。

從目前披露的兩份銀行估值提升計劃來看,交行、平安銀行均圍繞市場關切提出相應估值提升措施,主要包括: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防范金融風險、保持資產質量穩定,并承諾穩定現金分紅增強投資者回報、強化投資者關系管理、優化信息披露等。

其中,分紅作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項之一,上述銀行都在計劃中承諾將適時提高分紅水平和頻率。

例如,交通銀行計劃未來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會計年度集團口徑下歸屬于本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0%,將適時實施一年多次分紅。交行2024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為32.68%。在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交行董事會秘書何兆斌表示,交行已連續13年保持30%以上的現金分紅率。

而平安銀行在《估值提升計劃》中表示,定期制定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4-2026年度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在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至35%之間,除年度利潤分配外,本行還可以進行中期現金分紅。

平安銀行也披露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全年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17.99億元,占合并報表中歸屬于本行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28.32%。“平安銀行率先在股份行實施了中期分紅,基于2024年較穩健的資本充足率表現,全年亦維持了較合理的分紅水平,同時制定并發布了估值提升計劃。”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恒在今年的業績發布會上說道。

此外,交行和平安銀行也根據自身發展,制定了差異化的估值提升措施。例如,總部位于上海的交行強調,要圍繞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上海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迭代優化行動方案,增強上海主場競爭力。發揮總部在滬優勢,鞏固提升金融市場交易、要素市場服務、托管業務等領先地位等。

而正處于“零售改革”的平安銀行,其零售業務“失速”引發市場擔憂。因此,該行在估值提升計劃中也著重介紹了如何推動零售業務戰略升級、努力保持資產質量穩定等措施,如對公業務聚焦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具有發展前景的領域,穩定基本盤,零售業務壓縮高風險產品,做大優質客戶和業務占比,夯實零售資產質量基石,降低整體信用風險,提升整體資產質量等。

此外,對于行業普遍面臨的盈利能力下滑問題,平安銀行也提到要“努力緩解息差下行速率”,措施包括:落實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倡議、努力提升活期存款占比、加強高成本存款管控、落實貸款“量、價、險”平衡。

“四月決斷”將如何演繹?

中國資產重估之路能否持續?如何看待4月?

多數券商研報認為,A股歷來都會進行“4月決斷”,市場也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交易,績優公司更容易跑出超額。

華安證券指出,臨近4月初,海外關稅風險持續累積,疊加國內兩會后政策落地節奏和力度仍有待加強,基本面支撐有限,市場繼續維持高位震蕩態勢不變。配置上,輪動仍是主旋律,繼續沿著滯漲低估方向尋找輪動機會,關注短期有性價比、中長期有戰略價值的銀行、保險,以及有政策催化的醫藥、汽車(不含零部件)、家電(不含零部件)。

興業證券指出,從日歷效應的角度,我們統計了近十年各類風格相對全A的勝率,可以看到,3-4月本身就是一個從前期風格明確、向風格趨于均衡、再到進一步向績優方向聚焦和縮圈的過渡期。

消息面上,央行貨幣政策委近日召開2025年一季度例會,核心表述來看,政策適度寬松基調不變,但在節奏把握方面視外部條件和內部預期變化而更為靈活。此外,政策關注加快疏通利率政策堵點,并進一步發力科創、消費與外貿方面的結構性政策工具。另外,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更好滿足消費領域金融需求,或將助力各銀行消費信貸規模提升與質量改善。

中信證券指出,銀行步入財報季,投資者關注銀行基本面要素的邊際變化和盈利結果。他們預計上市銀行2025年一季度信貸投放策略保持積極,資產定價保持穩定,息差如期回落但幅度小于預期,凈利息收入同比降幅穩定;受資金市場利率波動影響,部分銀行非息收入環比走弱,但由于上年大部分銀行確認收益基數不高,預計投資收益規模環比穩定。整體而言,銀行股投資仍受商業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的主邏輯牽引,板塊絕對收益值得期待。

來源:證券導報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