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稀土價格處于周期底部位置,進口礦納入管控,供給格局進一步集中,價格中樞有望上移。
核心邏輯
1.稀土價格趨穩,靜待第一批指標。現貨方面,上周輕稀土氧化鐠釹收至44.45萬元/噸;中重稀土氧化鏑下降1.6%至167.72萬元/噸。政策端提振信心,當前海外礦進口仍受阻,分離廠貨源有限導致現貨緊張,而需求側正常補庫。稀土價格中樞提升,而權益端未充分反映,看長一點,稀土板塊正迎“基本面+情緒面”共振向上時期,要足夠重視板塊的“戰略性機會”。同時,磁材將受益機器人為代表的從“0到1”產業投資機會。
2.根據百川盈孚,預期2025年供應仍顯緊張,供需緊平衡狀態對價格有所支撐。此外,緬甸礦供給擾動亦為供改效果體現,緬甸礦供應收縮或催化稀土價格上漲。下游人形機器人和低空經濟有望持續打開稀土領域新增需求,磁材標的有望與稀土資源標的共振;行業供改、緬甸供給擾動協同成本曲線上抬,疊加供需改善延續,稀土板塊望迎業績估值雙升。此外,稀土作為我國定價、全球領先的優勢產業,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板塊整體關注度有望顯著提高。
3.人形機器人打開遠期成長空間。2022年Tesla發布第一代Optimus,近幾年不斷迭代,2025年將開始進入量產階段,預計25年生產數千臺人形機器人,2026年計劃將產量提高10倍,即5—10萬臺,同期國內廠商也持續加碼對人形機器人的投入。按照一臺人形機器人單位用量2—4kg釹鐵硼,假設遠期達到1億臺,對磁材需求量將達到20萬—40萬噸,相當于再造一個稀土永磁市場,遠期空間廣闊。
利好個股:
天風證券建議關注:中國稀土、廣晟有色、北方稀土等。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