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如何安放我們的“AI焦慮”

2025-03-25 10:39:32 作者:練洪洋

20250325094856099-49-e27ae.jpg

DeepSeek一夜爆火,讓人工智能(AI)再次引發社會關注。一些打著AI旗號的機構借機“渾水摸魚”,讓普通人陷入焦慮——我的工作會不會被AI取代?要不要花錢報個培訓班學習AI技能?能不能利用AI做個副業增加收入?

焦慮是人的本能。當人們面對未知的事物或者不確定的未來,容易自動放大風險、總往壞的方向想,從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心理學稱之為“黑箱效應”,或者“未知恐懼”。來勢洶洶的AI,給我們制造了這樣一個“黑箱”:在這個漆黑一片的箱子里,人類再次面臨三大哲學難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當AI越來越聰明,逐漸成為“類人”甚至“超人”時,說不焦慮是假的。

適度焦慮是有益的。焦慮之必要性與益處在于,促使人們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應對,避免臨時抱佛腳,但是,焦慮過度就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從而讓自己智商下滑、行為失當。揆諸當下,公眾的“AI焦慮”,一半來自AI,一半來自他人,尤其是一些商人。一些商業機構之所以在AI身上大做文章,用諸如“AI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最后機會”“未來不會AI的人將被無情淘汰”之類的話術,在公眾中大肆制造、販賣焦慮,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激活普通人腦中的杏仁核,使他們因過度焦慮而產生認知偏差,然后心甘情愿地掏錢,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從區塊鏈、元宇宙到ChatGPT、Sora,這種戲碼每隔一段時間就上演一次,臺詞不盡相同,演技卻如出一轍。為商人販賣的焦慮左右,實在沒有必要,這點定力還是要有的。

排解焦慮是人的本領。面對AI浪潮,作為普通人,對這種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未知心存恐懼,屬人之常情,但也沒有必要太過焦慮。就掌握AI技術而言,除非是AI中人,吃人工智能這碗飯的,必須投入大量精力,保持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否則,AI不過是一個輔助工具而已,普通應用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不需要太高的技巧。就職業替代風險而言,說句老實話,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被AI取代,除了AI越來越厲害,還有兩種情況你應該反思:一是你夠不夠努力,有沒有達到別人(更別說AI)無可取代的境界;二是你是不是應該考慮改行了,AI關掉一扇窗也會打開一扇門,或許從“門”進入的天地更加廣闊。

改變不了事實,那就改變心態。AI列車疾馳,非個人之力足以“擋車”,唯有正確認識焦慮,以積極心態應對變化,才有可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