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醫藥醫療行業作為密切相關的細分板塊領域,有望得到積極促進。醫藥醫療板塊前期受到行業政策、宏觀消費環境等多因素影響,板塊整體復蘇步伐緩慢;未來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推進,行業整體有望企穩向上。
核心邏輯
1.重塑底層邏輯,掘金支付視角。綜合人口結構、政策框架、經濟環境等一系列復雜變化的趨勢,在需求側無法無限擴張的情況下,需要結構性甄選投資機會,而其中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支付意愿與支付能力。因此從支付視角,基于醫藥產業內的三種付費渠道:院內支付、自費支付、海外支付,分別進行梳理,看好院內政策支持(創新藥械、設備更新)、人民群眾需求擴容(血制品、家用醫療器械、減肥藥產業鏈)、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聯檢)三大方向。
2.2025年,再次強調近期以及未來一年各個方面對于商業健康險的鼓勵和支持,讓醫藥支付端這個核心矛盾,在中長期角度預期得到改善,當然這個變化后續過程比較慢,需要長時間積累演繹,所以是一個【預期脈沖】和【慢變量積累改善】的過程,具體思路主要有四個:【創新藥】海外大藥、國內超賣;【新科技】AI醫藥、腦機;【泛整合】國改、大集團小公司;【國際化】CXO、器械出海、生物類似藥出海。
3.近期AI醫療板塊走強,部分線下藥店公司布局AI醫療技術,帶動線下藥店板塊漲幅居前。3月1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神經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其中專門為腦機接口新技術價格單獨立項,這意味著,一旦腦機接口技術成熟,快速進入臨床應用的服務收費路徑已經鋪好。
利好個股:
光大證券建議關注:恒瑞醫藥、邁瑞醫療、聯影醫療、魚躍醫療、千紅制藥等。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