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為未成年人“觸網”織牢防護網

2025-03-10 11:31:22 作者:鐘頤

20250310100527761-19-49b2d.jpg

出臺網絡信息分級管理標準、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拆卡、建立健全協同育人“教聯體”……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未成年人的“觸網”問題,代表和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作為新一代的“數字原住民”,未成年人的“觸網”已是常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上升至1.96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增至97.3%。互聯網帶來了許多便利,拓展了交友半徑和學習資源,但海量信息也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加之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缺乏分辨能力,但模仿意識又比較強,容易出現認知偏差。近年來,游戲成癮、網絡欺凌、網絡“三俗”等議題,持續引發社會熱議。最近有委員就注意到,網紅“一夜成名”“一夜致富”的人設,已經造成一些學生名利觀的扭曲和就業觀的偏差,建議立法予以規范。

守護“少年的你”,要撐起法律“保護傘”。從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網絡保護”專章,到家庭教育促進法強化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家庭責任,再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設置“網絡素養促進”專章,“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一直貫穿始終,制度體系不斷健全。但也應看到,對于一些新應用、新現象、新問題,法律法規難免滯后,也需要及時“打補丁”。比如,就網絡防沉迷而言,出于自身利益,一些平臺并未嚴格落實,“青少年模式”常常流于形式,甚至“繞開防沉迷只需4元”。筆者注意到,在方燕、齊秀敏和李君三位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中,都提到了同一個關鍵詞——“分級”,這對壓實平臺責任,強化防沉迷系統執行力度,不失為一個務實的思路。

“防沉迷”也意味著要有一定的疏導機制。以保護之名對未成年人上網的過分限制,既不現實也無必要。畢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未成年人需要在“觸網”中學會科學合理地用網,增強識別和防范風險的能力。當然,這離不開家長的監督和引導——《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4)》提出:家庭關系對未成年人上網行為有著顯著影響。

各類聲音中,全國人大代表姚明的建議上了熱搜——動員未成年人開展息屏24小時行動,讓更多的青少年走向運動場、走近大自然,走進真正的社交場景。從網友的熱烈討論中,可以得出兩點共識和期待:一方面,唯有引導孩子們以多元方式認識世界,真正感受到現實的多彩,他們的童年才不會困在屏幕里;另一方面,這一想法固然很好,但落實起來有一定難度,這需要家長們以身作則、耐心溝通。

守護未成年人,就是守護我們的明天。筑牢“數字護欄”,守護“網絡晴空”,終究是大家的事,呼喚各方參與、凝聚合力,把這項系統工程做實、做細。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