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期貨賦能 打造PVC產業升級與金融創新的“共振樣本”

2025-03-06 10:47:57 作者:韓樂

2024年,聚氯乙烯(PVC)期貨憑借2.56億手的年度成交量和112.43萬手的日均持倉量,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品種,并且已連續三年成為大商所成交量最大的工業品期貨。這一耀眼成績的背后,既源于行業下行周期中產業風險管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得益于大商所“一品一策”工作的持續推進、PVC期貨功能的有效發揮以及市場影響力的穩步提升。近日,在華東地區走訪PVC產業鏈時,深切感受到產業鏈企業在下行周期中突破困境的堅定決心,也見證了期貨與現貨市場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智”見未來 引領工業新高度

2月,春雨綿綿,走進浙江省新昌縣郊外的產業園區,現代工業的蓬勃氣息撲面而來。踏入生產車間,機器的有序運轉聲交織成一曲激昂的“生產交響樂”。

浙江中財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財管道)總經辦主任張勇良熱情地介紹:“目前,我們車間的所有設備均已實現自動化,成功轉型為現代化工廠。”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嶄新的機臺整齊排列,廠房盡頭堆滿了剛剛下線的各類產品。

靠近彎結生產線,剛生產好的產品迅速被傳送至打包區域,還帶著余溫,質地柔軟。沿著流水線望去,兩臺自動打包機高效運作。張勇良自豪地說:“這自動打包機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以往打包全靠人工,耗時費力,現在可方便多了。”

據了解,原本復雜的生產工序需要七八個步驟,且完全依賴人工,一條生產線需要8個人。如今,4條生產線僅需1人就能輕松管理,注塑生產車間日產量可達幾十萬只。

在智能廠房內,橙色的AGV小車來回穿梭,承擔起所有搬運工作,實現了從車間到倉庫最后一公里的無人化作業。這不僅讓人切實感受到智能化生產帶來的震撼與高效,也展現了現代工業向“智”發展的新高度。

調研中,據了解,中材管道歷經30年砥礪,從最初的小作坊到遍布全國的12大生產基地,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目前已躍居全國第二大管材生產企業(PVC下游企業)。“2024年,公司被評為浙江省未來工廠,這是浙江省最高等級的榮譽。”張勇良興奮地表示。

據他介紹,公司不僅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深耕細作,還在產品性能上持續突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關鍵技術攻關,新增28個產品線,拓寬了PP/PE多品類的應用領域。

期貨助力PVC企業升級轉型

在采訪中,據了解,中財集團(中財管道是其下屬化建企業)的升級轉型理念離不開金融的有力支持。早在2003年3月,中財集團就收購并成立了“上海中財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期貨領域。對企業而言,尤其是在行業下行周期,期貨市場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以實業為根基,扎實做好主營業務的管理經營是我們的立足之本,而期貨工具則是現代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手段。”張勇良回憶,2020年,PVC價格突破7000元/噸后,市場前景不明朗,大部分下游加工企業紛紛收縮戰線,控制原料庫存,降低開工率。“當時,中財管道依然重視市場銷售份額,在積極預售成品的同時,進行了一定比例的原料套期保值。這使得企業在原材料市場高位波動的艱難時期,產量和銷售額不降反升,保障了工廠開工率,穩定了客戶供貨關系,為企業平穩度過特殊時期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當前PVC產業的下行周期中,套期保值的作用依然關鍵。“特別是在年初企業降價促銷時,通過套期保值,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階段性的原材料鎖價。”張勇良表示,作為典型的現貨加工企業,中財管道的一切規劃與管理都圍繞現貨加工利潤和企業經營規模展開。“當市場價格出現較大波動時,企業應充分利用好風險管理工具。”他介紹,公司主要采用傳統套期保值方式,操作相對簡單,與原材料采購部門能夠實現無縫對接。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疆中泰)是國內產能最大的PVC生產企業。調研中,據了解,“質量管理元年”是新疆中泰2025年發展的關鍵詞,圍繞“質量強企,培育新時代的中泰轉型動能”,推進質量與效率“雙提升”,提升抗風險能力成為關鍵環節。

據上海中泰多經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泰多經)研究中心主任馬麗萍介紹,新疆中泰PVC產能達260萬噸,生產經營穩定。近年來,通過產品質量提升和多元化發展,企業在產品型號上取得突破,后續還將持續在下游所需的個性化產品上進行需求匹配。同時,期現結合已成為新疆中泰生產經營的關鍵操作,套期保值備受集團相關管理部門重視。

據了解,中泰多經是新疆中泰下屬的以期現結合為主、協助集團進行相關主業產品套期保值的貿易單元,利用期貨工具賦能集團生產經營是公司的核心任務。

2024年,PVC市場再次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新疆中泰將經營策略從以產定銷調整為以銷定產。當發現現貨銷售價格持續低于期貨價格時,中泰多經便運用期貨套保為集團賦能。“特別是在庫存高位、庫容緊張的情況下,公司通過貿易商廠庫交割,為集團的套保工作提供支持。”馬麗萍說。

她還介紹,在2024年的嘗試性操作基礎上,2025年新疆中泰計劃用10%的產能進行套保,并采用基差點價方式銷售,以滿足下游低價鎖貨源、上游高價銷售的雙重需求。“這有助于減少上下游之間的博弈,更多地通過期貨市場為上下游提供選擇權。”馬麗萍稱。

中游貿易期現業務多點開花

當前,PVC產業企業風險管理意識的顯著提升,與產業所處的下行周期密切相關。調研發現,PVC產業整體呈現上游高開工、中游高庫存、盤面高升水的“三高”格局,這一現狀受到地產周期下行、下游庫存訂單周期壓縮、上游產能陸續投放、綜合利潤尚存、宏觀投資布局等多種因素影響。

“供需錯配的局面導致產業鏈整體利潤壓縮,上下游都面臨優勝劣汰的整合壓力,大部分企業不得不千方百計開源節流,提升核心競爭力。”浙江特產石化有限公司研投總監宋仕威表示,一方面,上下游企業不斷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供高附加值產品來穩定老客戶、開拓新市場;另一方面,積極學習先進的經營模式和理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企業風險,將企業核心優勢轉化為實際收益。

“貿易企業面臨大量庫存敞口的價格波動風險,可以利用期貨進行風險對沖和價格管理,平滑收益曲線,避免盈虧大幅波動。”宋仕威指出,PVC期貨價格透明、流通性好,通過期現結合、場內場外聯動,可以設計個性化服務方案,服務上下游企業。其中,基差定價、基差貿易能夠有效解決時間錯配、空間錯配問題,提升貿易效率。

據他介紹,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暴發后,上游PVC生產企業受影響較小,下游大量停工,復工時間不確定。特產石化因長約采購訂單需陸續付款執行,庫存不斷累積,而銷售停滯,部分下游客戶無法及時付款,隨時可能出現訂單違約情況,公司面臨庫存貶值、資金周轉、客戶違約等多重困境。

“當時疫情持續時間未知,資金持續流出卻無流入,庫存還在不斷增加。幸好有期貨工具,公司將大部分庫存在期貨上賣出套保,同時進行倉單質押,緩解了資金壓力。此外,還積極與客戶協商延期點價結算,避免了違約風險。”宋仕威感慨,在期貨工具的幫助下,公司平穩度過了疫情暴發初期的艱難階段。

在宋仕威看來,PVC期貨在公司經營發展中,既是保障企業穩定運營的“安全帶”,又是幫助企業洞察市場趨勢的“望遠鏡”,既能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對沖風險,又能為企業未來的購銷決策提供參考和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產業鏈中游環節,特產石化的期現結合業務已全面開花,涵蓋套保、基差貿易、交割、期轉現等多個領域。

“目前公司PVC銷售基差定價占比80%,含權貿易占比10%,固定價占比10%,后期將重點在兩個方向進行提升。”宋仕威介紹,一方面,公司將提升期轉現、協議交收等期貨相關新業務的使用頻率,更好服務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進一步擴大基差貿易和含權貿易在PVC貿易中的占比,特別是向采購端延伸,通過引導帶動更多上游生產企業進行基差定價和銷售,提升整個產業鏈風險管理的水平和順暢度。

“當前,PVC的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中游環節,庫存周轉率降低,流轉周期拉長,導致倉儲物流費用和資金占用成本大幅增加,同樣的營收,利潤卻大不如前。”宋仕威坦言,下游訂單周期從3~6個月縮短至1~2個月,在價格極度透明的情況下,貿易企業僅依靠傳統的“一買一賣”模式已難以生存,需要主動承擔庫存和價格波動風險,不斷優化價格風險管理體系。

“在做好自身風險管理的基礎上,我們也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他認為,貿易型企業的發展生存之道在于對內不斷優化風險管理體系,運用管理制度、金融工具、技術手段提升抗風險能力;對外主動向上下游延伸,在服務上下游客戶的過程中,分散風險,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上游嘗試參與  “標桿”作用初顯

就目前的PVC期貨產業參與結構而言,中下游企業的參與度較高,基差點價的銷售模式已成為主流,但上游PVC生產企業的參與程度仍相對有限。在此次調研中,感受頗深。盡管上游企業直接參與期貨市場的程度不高,但他們對期貨的態度正在逐步轉變,越來越多的上游企業開始參考盤面價格進行定價,甚至嘗試參與套期保值。

“在行業下行周期中,期貨對企業而言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手段,是實現價格風險對沖的避險工具。”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化能源)銷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上游生產企業,嘉化能源一直密切關注期貨市場。在2021年PVC生產線正式投產后,積極擁抱期貨,申請并獲得了PVC的交割品牌和交割廠庫資質。“再加上我們乙烯法新裝置帶來的產品品質優勢和地處主銷區的區位優勢,我們積極參與期貨交割,同時也會在盤面出現合適機會時參與賣出套保,幾次嘗試下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該負責人還提到,對具體價位和基差的把握,企業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此外對期權工具的理解和運用目前仍為空白,需要持續學習。

針對產業的痛點和知識盲點,市場培育工作至關重要。據了解,作為PVC產融基地,近年來特產石化主動邀請行業專家走進上游企業,為企業中高層講解期現結合模式,提供點對點的培訓交流和方案支持,助力上游合作伙伴理解并運用金融工具管理價格風險。

宋仕威介紹,通過培訓,一些上游企業已開始行動,同行之間的示范帶動作用逐漸顯現。

馬麗萍也表示,產業對PVC期貨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據她了解,僅就上游而言,除新疆中泰之外,還有多家大型生產企業也參與了期貨市場,特別是在近兩年相對低迷的行業背景下,上游的銷量和利潤也面臨壓力,借助期貨就成為上游現實且有效的選擇。“如今,無論是上中下游企業還是小型客戶,都會關注期貨價格,根據期貨漲跌判斷未來現貨市場價格走勢。很多小型企業也開始運用期貨進行點價,甚至懂得利用倉單優勢提升利潤。”她說。

“企業是否參與期貨、何時參與及如何參與,主要需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張勇良表示,在不同周期區間,企業可以采用不同的參與方式,主要目的是控制成本、鎖定利潤、管理庫存、保障生產。“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整個PVC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將逐步提升。”他稱。

PVC期貨漸顯“國際范兒”

當前,不僅國內市場對PVC期貨高度關注,國外市場也掀起了“期貨熱”。對此,馬麗萍表示,中國PVC產能占全球產能的48%,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對海外市場有很大的影響。

自2021年以來,我國成為PVC的凈出口國,凈出口量逐年遞增,從2021年的135萬噸增長到2024年的239萬噸,其中對印度的出口量占比超過50%。

“印度貿易商現在手機上普遍都會下載文華財經,我們經常看到,他們在采購PVC時,會參考國內期貨市場的走勢來討價還價。國內基差點價的模式也傳到了印度,他們也會與我們進行點價交易。”據馬麗萍介紹,除了印度,近兩年東南亞、中東、非洲一些國家對我國PVC的進口量也有了明顯增長。“雖然這些外商在采購時不一定接受期貨點價,但是一定會看期貨行情。對他們而言,PVC期貨的盤面價格是判斷我們報價合理與否的重要參考。”

據觀察,近年來,出口已成為國內PVC企業緩解銷售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宋仕威對此也有深刻體會。“目前,PVC出口形勢要好于內貿。尤其是春節以后,出口量持續增長。”他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相關國家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建材企業走出國門投資建廠,對PVC出口需求的拉動作用顯著。例如,最近非洲正在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此外,近兩年煤電價格下降,電石法成本整體低于乙烯法,國內成本優勢明顯。一些中資企業之前就已經在基差貿易上積累了經驗,在走出國門的同時也將這一模式帶到了國外。

“外商和境外投資者希望實時了解國內PVC價格情況并進行交易,同時在國際貿易中需要解決跨時間、跨空間的風險問題。”宋仕威表示,PVC期貨價格具有公允性、實時性的特點,且定價效率高、市場影響力強,成交量和持倉量巨大,能夠滿足不同參與者的風險對沖需求。

“以PVC出口為例,我司出口訂單從簽訂到裝船交貨一般有兩到三個月的備貨期,其間需承擔價格波動風險以及資金回籠前的匯率波動風險。我司通常在出口訂單達成時,通過大商所PVC期貨、新交所外匯期貨分別鎖定相應風險。然后在臨近交貨前陸續組織貨源、平倉相應頭寸,以降低資金占用和倉儲成本。”宋仕威稱。

據他介紹,從公司近些年PVC出口定價方式來看,外商對PVC期貨價格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他們會根據每日期貨價格漲跌詢價換盤,愿意通過“期貨+基差”形式商定價格的客戶也逐漸增多。

“隨著能化期貨和期權品種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步加大,以及國內制造業優勢和產能優勢的不斷提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境外市場主體參與進來,PVC期貨也將在對外貿易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宋仕威如是說。

(來源:期貨日報網)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