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招。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證券市場檢討小組宣布推出一系列改善資本市場發展舉措,以解決股市上市企業數量不足、集資活動有限和資本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問題。
為了振興股市并提升競爭力,新加坡政府于2024年8月宣布設立檢討小組,分析證券市場的主要挑戰和機遇,提出可促使股市發展繁榮的具體措施。此次推出的一系列舉措,主要從供應、需求、連通性和交易等方面來振興股市。
三措施提升股市吸引力
在提升投資者興趣方面,檢討小組表示,將推出“證券市場發展計劃”(EquityMarket Development Programme,EQDP),以強化本地基金管理生態系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旗下的金融業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總規模50億新元(約合270億元人民幣)的“證券市場發展計劃”。該計劃旨在鼓勵基金管理人帶來更多的散戶及機構投資者,提升交易流動性、提升價格發現、改善上市后估值合理性,并且帶動投資者參與非指數成分股的交易。
對于重點投資于新加坡股票市場的基金,措施給予基金經理稅務優惠。對于重點投資于新加坡股票市場的基金,為相關管理及投資咨詢等業務獲得的合格收入提供稅務豁免。此外,調整“全球投資者計劃”(GlobalInvestor Programme, GIP),以引導更多資金投入新加坡股市。
在吸引優勢企業上市方面,措施將提供稅務優惠。其中,對于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的企業及商業信托,可通過在新加坡首次上市或第二上市(需發行股票)獲得連續5年10%—20%企業所得稅回扣。新加坡基金管理人或其控股公司,可通過在新加坡首次上市獲得5年5%的優惠稅率。此外,新加坡政府將繼續加強對本地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以吸引更多有潛力的公司上市。
在優化監管方面,措施將上市適宜性和招股書披露審查職能整合并交由“新交所監管公司”(SGXRegCo)。通過簡化“新交所監管公司”的擇優上市標準,減少在批準新上市申請時以企業質量為本進行判斷的范圍。簡化招股書要求以及上市流程。針對首次公開發行的招股書,簡化過于規范性或繁瑣的部分,更側重于核心披露要求,向投資者清晰披露最相關且最重要的信息。同時,也將簡化第二上市的招股書披露要求。改善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減少不必要的詢問、警惕及停牌等相關信息。
年內還將出臺更多政策
據了解,本次新政僅為檢討小組第一階段成果。檢討小組還將進行第二階段的工作,探討其他措施。這些計劃將包括:減少股票最低交易整數,通過強化投資者索償渠道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股東參與能力并提高股東價值,審核發行經理人的業務行為要求及預期,促進跨境合作,以及提高交易后托管效率等方面。第二階段工作預計于2025年底完成。
新加坡政府于去年8月成立了檢討小組,由新加坡財政部第二部長、金融管理局副主席徐芳達(CheeHongTat)領導,旨在“提高股市活力”,并研究“激發私營部門更多參與股市投資”的方法。小組成員包括新加坡金管局、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交易所有限公司和其他公共和私營部門的代表。
徐芳達稱:“所有人都已意識到,我們有必要采取行動來改善新加坡股市面臨的局面。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因為大部分全球資金現在集中在少數主要證券交易所。我們將提出的措施旨在幫助新加坡企業獲得繼續發展、成長的資金,并吸引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優質企業來新加坡上市。”
雖然一部分市場人士期望新加坡本土基金能提供更多支持,但徐芳達表示,檢討小組并不強制性要求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Pte或養老基金中央公積金(CentralProvident Fund)將資金投資于國內股票。他稱:“不認為使用這種‘抽水’方法是可持續的。”
新加坡股市面臨巨大挑戰
新加坡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金融管理局推出的一系列舉措,將進一步強化新加坡的資本市場基礎,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增強新加坡資本市場流動性,有利于提升新加坡股市在區域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經濟分析師們認為,優質的中小型上市企業將會是最大受益者。但分析人士認為,50億新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只是起點,這一數額的投入還不足以帶來市場的全局性變化,政府還需加大資助力度并出臺更多措施。
2024年,新交所IPO數量創下近20年來的新低。去年,新交所本地IPO僅有4宗,均在凱利板掛牌,涉及消費品、工業產品以及醫療保健行業等,總募資額約為3400萬美元,較2023年下降10%。另有2宗是已經在港交所主板掛牌的二次上市。同時,摘牌活動近年來愈演愈烈,使新交所掛牌企業的數量不斷下降。新交所在2024年共有20家企業摘牌,另有數家企業摘牌仍在審理中。截至去年10月,掛牌數降至617家,為2004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
許多分析師認為,新加坡股市以傳統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和銀行等保守資產類別為主,缺乏新興行業與創新公司,本地市場較低估值和小市值股票的流動性差,導致投資者回報相對有限,IPO市場面臨投資者興趣缺乏的局面。隨著新加坡政府調整全球投資者計劃,積極評估并加強IPO生態系統,以及陸續推出減輕企業上市成本和監管負擔等措施,新加坡IPO活動有望復蘇。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