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補上短板建好美麗鄉村

2025-02-24 11:04:51 作者:曹松

20250224095518555-78-84e6d.jpg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美麗鄉村既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現代化強國的標志。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近期印發了《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建設村莊干凈整潔、農業綠色低碳、生態環境優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到2027年美麗鄉村整縣建成比例達到40%,到2035年美麗鄉村基本建成。

近年來,各地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黑臭水體整治、廁所革命到畜禽糞污管理等措施的落實,廣大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然而,我國村莊量大面廣,東西南北發展差異大,有的偏遠區域農村環境仍然存在短板。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生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重點在于解決農民實際生產生活的痛點問題,提升其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美麗鄉村建設仍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由于農村環境處理設施的欠賬,在一些偏遠鄉村,污水、垃圾、養殖污染等仍是影響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比如旱廁改造了,但污水處理設施不全,污水排放到河道里;垃圾裝桶了,但收運轉運沒跟上,結果又堆在了村里某個角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需要盡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合理采用納入城鎮管網處理、集中處置、資源化利用等模式,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應治盡治;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收運處置體系,探索整合再生資源利用或垃圾分類回收平臺,在偏遠村鎮建設焚燒處理設施等。

農村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決定了美麗鄉村建設不能依靠短期運動式的整治行動,而需要系統性治理和長效機制的建立,注重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管控。比如保障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常態化運行,就要明確設施管理維護責任主體和經費來源。這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投入,更依賴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踴躍參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可以通過推廣綠色農業技術,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讓農民從中獲益,實現政府、企業和農民共同參與綠色農業實踐。比如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海流域,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建立了畜禽廢棄物全收集系統,經過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轉化為有機肥料等,實現了多贏。

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各地區發展水平不一致,推進環境治理和改造不可“一刀切”,應選擇農民可接受、與當地相適應的措施。在推廣綠色低碳農業時,要保障農民收入,確保農業綠色發展與農民增收同步。引導農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不僅能夠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還能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只有廣大農民在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中收獲了幸福感和獲得感,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