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凍”,讓農產品一路“鮮”行。
1月15日,由中車齊車集團石家莊公司改造后的蓄冷式“河北凈菜”新能源廂式物流車即將下線。首批10輛,一共改造100輛,服務“河北凈菜”進京。
去年,1000多箱金枕榴梿搭載中車石家莊公司的冷鏈運輸裝備,從泰國啟程,經中老鐵路“瀾湄快線”至磨憨口岸,運抵昆明。歷經11天,實現零貨損。
近年來,中車石家莊公司加速研發現代物流冷鏈裝備技術,冷鏈項目入選交通運輸部第四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榮獲“2024冷鏈運輸技術裝備服務優秀案例”、《中車中老鐵路國際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項目》填補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信息化建設項目領域空白,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賦能共建“一帶一路”。
打造京津冀冷鏈物流新場景
“兩端不足,儲運低效”“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冷鏈物流供需不平衡,儲、運過程的品質不穩定是制約京津冀冷鏈物流高質量協同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痛點。
聚焦行業痛點,中車石家莊公司基于“產—儲—運—銷”一體化,設計開發了蓄冷式冷鏈裝備譜系產品。
“此次改造的蓄冷式‘河北凈菜’新能源廂式物流車采用了國內獨創的‘可更換式蓄冷單元+強制對流’技術原理,通過一系列模塊化、標準化、整裝式設計,有效保證菜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持續鎖鮮和溫控可控,提升‘河北凈菜’品質和服務質量。”中車石家莊公司冷鏈事業部總經理姬連凱介紹說。
據介紹,改造后的100輛蓄冷式新能源冷鏈物流車相較于同級別的傳統機械式新能源冷鏈物流車,滿載續航里程可提高20%,溫度控制精度可達到±1℃,全壽命周期運營成本可降低20%,應用清潔制冷能源,車輛運行過程綠色低碳“零排放”。同時,車輛搭載的中車冷鏈云平臺,應用北斗+5G的物聯網技術、自研智能算法、通信協議以及數據庫開發,“源代碼”及核心數據完全可控,冷鏈物流的全過程監控,充分保障蔬果品質。
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車石家莊公司繼承接北京首農集團600平方米冷庫蓄冷式節能系統改造項目后,又與天津薊州區楊津莊鎮簽訂3000平方米相變蓄冷式固定冷庫建設項目合同,建造以芍藥、牡丹鮮切花保鮮為主的蓄冷式固定冷庫。
搭建數智化國際多式聯運新平臺
近日,由該公司旗下昆明分公司牽頭組織研發的“站外站”經營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并投入使用。該系統主要應用于中老鐵路多式聯運。這標志著“中老鐵路國際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的模塊建設開發已基本完成。
“站外站”是指在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外且區域輻射范圍以內的生產企業、貨源集散地、公路港、港口設立的鐵路集裝箱運輸服務網點或作業場所。“站外站”經營管理系統能夠實現“鐵路場站+綜合園區”的功能疊加,客戶可以自行提報混裝品名清單、發運需求,實時查看審批進度,不需要線下輾轉于“站外站”和中心站各個部門之間提報各種材料。“站外站”工作人員可在系統上對照品名清單,實時更新前置安檢情況,以及裝箱作業的進度消息,對各個貨物的運輸進展情況全流程監控。中心站工作人員也可以同步接收到貨物相關信息,實現中心站與“站外站”信息對稱同步,為中老鐵路還有國內集裝箱鐵路運輸的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中車中老鐵路國際多式聯運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填補了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信息化建設項目領域空白。
首次接入“中老鐵路國際多式聯運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榴梿跨國運輸,依靠的就是中車石家莊公司研發的冷鏈運輸“國產機組+溫控方案”,全部采用中車國產化技術,打破了制冷裝備進口壟斷。
姬連凱介紹,在運輸榴梿過程中,這套“國產機組+溫控方案”降溫能力突出,裝貨蓄冷降溫過程中不到1小時出風溫度即可達到要求,遠低于目前市面應用的海柜機組和其他陸運機組2—3小時的降溫時間。同時,適用貨品種類更豐富,具備多種智能保鮮模式,可實現“一鍵保鮮”。
目前,該公司已發運11臺全自研冷藏集裝箱至泰國尖竹文府地區,為榴梿、山竹等高端進口水果成熟旺季的運輸保駕護航。
加速研發蓄冷綠色數智新技術
近日,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公布2024年新建省重點實驗室和省技術創新中心名單的通知》,中車石家莊公司獲批新建“河北省軌道交通制冷與空調綠色數智技術重點實驗室”。
據介紹,河北省軌道交通制冷與空調綠色數智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包括“綠色化制冷與空調關鍵共性技術、制冷空調行業數智化技術及應用、制冷與空調裝備系統開發與應用”三大方面。
該實驗室的建成,將充分發揮公司在制冷領域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產業協同優勢,做強做優空調冷機裝備和冷鏈運輸裝備的技術研發和實驗論證,致力于解決冷機國產化的關鍵問題,降低實驗成本和縮短新產品實驗時間,提高研發部門的工作效率,加快新產品的開發進度,推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有效提升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增強公司冷機產品和冷鏈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綠色軌道運輸溫控技術及裝備領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基于各項研究將形成12項研究課題、12項關鍵技術與標準,可填補行業內技術標準空白。
來源:河北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