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靈西機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靈西機器人”)打造的基于“3D+AI”技術的智能機器人視覺智能解決方案入選“2024年度浙江省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
作為一家科技創新企業,靈西機器人不僅有視覺智能“眼睛”,更有智慧“大腦”。像靈西機器人這一類的高新技術企業,前期資金投入大、研發周期長,并且投資的風險程度較高,需要耐心資金。
耐心資本,又稱長期資本。它的主要來源包括PE/VC(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養老基金、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等。如今,銀行理財也正在長期投資中嶄露頭角。
2025年是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信銀理財”)成立的第六年,也是其投資靈西機器人的第六年。國家監管政策的鼓勵與自身發展的需要,讓銀行理財正進階成為“耐心資本”,為企業實現長期穩健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首筆理財產品直投未上市公司股權
對靈西機器人的投資機會,是信銀理財的投資團隊主動出擊進行市場客戶調研時挖掘到的。
當時,信銀理財意識到3D視覺工業機器人領域有很大的潛力,靈西機器人進入了他們投資團隊的視野。彼時的靈西機器人,剛剛取得部分物流倉儲企業和電商企業的定點訂單,還未得到下游客戶完全的市場驗證,收入規模達到千萬元,市場估值較低。
但低估值也面臨著高風險。“早期企業市場驗證不足,抗風險能力較差,若最終其技術能力沒有得到大廠商的認可,企業將很快被市場淘汰,因此投資這類企業需要對行業有很深的認知。”信銀理財綜合融資事業部投行項目條線總經理助理湯毅君告訴經濟觀察報。
在持續跟進的過程中,信銀理財依托母行中信銀行在工業制造領域深厚的客戶積累,通過交流調研驗證了市場對機器視覺的需求。同時,為驗證靈西機器人在倉儲物流領域的技術能力和發展潛力,信銀理財投資團隊多次前往靈西機器人下游客戶倉庫進行實地調研和拜訪,由此判斷靈西機器人具有巨大的業務空間。
信銀理財投資負責人與靈西機器人創始人丁丁進行深度交流后,丁丁對信銀理財的投資理念和股東背景非常認可。雙方一拍即合,快速確定了信銀理財對公司Pre-A輪(A輪的預備階段)的領投。同時,靈西機器人的其他股東也對公司的融資充滿信心,選擇加碼跟投。
此后不久,靈西機器人得到下游頭部客戶的驗證,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靈西機器人的收入同比增長超5倍,2022年收入再次翻番。靈西機器人也持續獲得了專業投資機構的青睞,市場估值大幅提升。
信銀理財是理財行業內最早開展未上市公司股權直投的機構之一。對于選擇股權投資項目時重點考量的因素,湯毅君分析稱,一是宏觀環境情況,需要判斷企業在未來較長期限內是否能夠符合經濟和金融政策;二是所在細分行業情況,如科技屬性成色、前景預期、行業壁壘、競爭態勢等;三是企業的資源稟賦,包括團隊人員、技術實力、股東支持等;四是企業的風險狀況,包括財務穩健性、融資能力、專利技術、法律合規等;五是協同發展賦能,能夠通過中信集團金融服務和產業融合為企業帶來附加價值;六是投資成本,需要考核被投企業的估值合理性,有效管控投資成本。
在股權投資領域,信銀理財建立了較為成熟的篩選機制。湯毅君表示,結合宏觀與行業研究,信銀理財擬定重點關注的細分賽道,通過中信集團和母行中信銀行廣泛的渠道尋找潛力企業,充分評估企業的團隊、技術、市場、財務、估值等情況,綜合考量有利和不利因素,努力挖掘被投企業的成長性和確定性。
股權業務相對周期較長、風險程度較高,需要耐心資金。湯毅君表示,投資靈西機器人的理財產品面向高凈值合格投資者募集,產品期限覆蓋項目擬定退出期,產品風險程度和產品期限與項目風險情況相匹配,在資金募集方面,信銀理財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對擬投資理財客戶進行了詳細的路演和說明,最終完成匹配募集。
信銀理財對靈西機器人的投資,為其在科技行業持續投資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湯毅君表示,在陪伴靈西機器人的成長過程中,信銀理財對科技創新領域策略成功進行了實踐,形成了研究、分析、投資的閉環,形成了對成長期科技企業直投的方法。同時,該項目是市場首筆理財產品直投未上市企業股權,在產品設計、投資流程、注冊手續上實現了多項突破,為后續開展直投業務提供了成功經驗。
陪伴醫藥研發的“耐心”服務
2024年底,乘典(蘇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乘典生物”)迎來了公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乘典生物成立于2021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新一代精準免疫治療藥物開發的企業。
2024年12月20日,乘典生物宣布,該公司首發項目CD-001在獲得美國FDA臨床默許后,又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First-in-Human(首次臨床試驗)批準,成為全球第二款進入臨床階段的針對PD-1(一種抑制T細胞活化的受體)和IL-21(Ⅰ型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21)靶點的融合蛋白藥物。隨后,乘典生物于2025年1月20日完成首例患者給藥,創下從新藥臨床研究申請獲批到首例患者入組僅用30天的突破性紀錄。
一直以來,對于靶向藥的研發,行業間流傳“10年10億美元10%成功率”的說法,即需要至少10年的周期,投入10億美元,而且成功率為10%。該領域需要長期且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耐心資本”提供持續金融服務——以合理價格進入,并耐心持有。
2024年,信銀理財向乘典生物提供資金用于醫藥研發時,后者仍處于研發階段,產品雖然進入臨床階段,但距離產品投產銷售仍較遙遠。
信銀理財在前期市場拓展中了解到,乘典生物作為一家初創型企業,具有國際化技術領先的創業團隊,具有“科技硬、創始人強”的特質,在持續研發投入階段仍需要多元化資金支持,最終信銀理財決定通過乘典生物股東方協助,采取有效風險緩釋措施,以較低成本的債權方式向乘典生物提供金融服務。
在健康醫療行業,信銀理財已于多年前投資靶點醫藥研發企業,并成功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方式退出。
醫藥領域投資須具備較高風險,對投資機構的專業性要求很高。湯毅君表示,信銀理財逐漸形成對醫藥投資領域企業的投資框架:重點研究企業產品管線本身的技術特性,了解其研發進展與風險,分析與競品的差異,并挑選商業化可能性較高的項目;關注核心團隊的穩定性,考察專業背景和研發成果情況;關注公司的資金狀況,創新藥研發長期復雜且資金密集,需要公司有較強持續融資能力。
生物醫藥研發屬于重資金投入行業,信銀理財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把控?湯毅君表示,生物醫藥研發本身的周期長、不確定性大,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現階段,信銀理財仍聚焦于較為成熟的臨床階段進行介入合作,需要審慎評估臨床數據質量情況,持續關注研發進展速度,同時也需要與研發機構、其他資本方保持緊密的合作,積極提供綜合融資服務和其他產業資源,賦能助力醫藥企業持續發展。
銀行理財的長期主義
在當下發展階段,發展壯大“耐心資本”的重要性逐漸顯現。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2024年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鼓勵理財公司、信托公司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發行更多長期限權益產品,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多渠道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成為耐心資本,并非一日之功,而在于“久久為功”。2020年7月,信銀理財正式成立之時,便設立專業化投資團隊,以股權投資業務和資本市場業務為抓手,強化對于科技創新型優質企業的篩選和甄別,促進科技金融業務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項目儲備。截至2024年末,信銀理財以各種金融工具服務上市公司超過220家,通過直投或設立股權基金投資科創企業數量超過250家,并通過母基金和S基金(二手份額基金)策略投資惠及科創型企業超2000家。
同時,結合中信集團金融與實業相結合的產融結合優勢,信銀理財借力中信銀行全國分支機構對市場一線客戶的營銷覆蓋,持續推動細分行業研究,建立網格化科技金融資產投資策略,響應科技型企業快速變化的投融資需求。
不可忽視的是,銀行理財平均存續期限普遍較短,因此在長期投資中,資金端的匹配問題一直是難題之一。湯毅君談到,中長期限理財產品仍有較長的路需要探索,在財富管理端,目前1年及以上理財產品的銷售難度仍然較高,仍需不斷投入中長期理財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營銷宣傳,有效識別客戶的風險偏好情況,在以中長期穩健低波特征產品的主線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產品。
在資產管理端,湯毅君表示,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情況,可以提供長期穩定收益的資產競爭日趨激烈,需要繼續拓展不同類型資產的收益來源,建立起債權、權益、股權等多元化的中長期收益來源。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9.95萬億元,全年增長11.75%,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08萬只,募集資金67.31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21萬億元。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湯毅君表示,2024年以來,信銀理財已將做好“五篇大文章”作為公司戰略任務體系中重要一環,納入公司短期和中長期資產管理發展目標,并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堅持把長期主義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