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行政議員黃思漢近日表示,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合作互補共贏,“我每次到中國訪問都會驚嘆于‘中國速度’。我把中國經驗帶回來,希望走出‘雪蘭莪速度’,促進雪蘭莪州吸引更多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黃思漢介紹說,雪蘭莪州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坐擁巴生港口、吉隆坡國際機場,又是馬來西亞鐵路運輸與公路網絡的交匯點。電力供應、人才供應、電信網絡基礎設施條件優越,工業基礎雄厚。現在也在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希望能夠引進更多半導體、綠色能源、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航空維護等高新科技企業,提升產業鏈水平,帶來更多優質工作機會。
2024年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建交50周年。作為負責雪蘭莪州投資、貿易及公共交通事務的行政議員,黃思漢一年內多次訪問中國,到蘇州、杭州、上海、深圳、寧波、廈門等城市考察對接。“中國和馬來西亞在很多領域有加大合作的空間。特別是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的理念非常好,也是馬中合作的一個特點——互補共贏。”他說。
“到中國這么多次的訪問,讓我感受到中國經濟的活力,特別是中國提出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科技創新。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善用科技的力量來提升各個行業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改善人民的生活。”黃思漢說,在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合作中,雪蘭莪州一直是走在前面的,特別是物流這方面。
“我今年上半年和巴生港務局以及巴生市政廳的多位代表一起訪問寧波,就是要向寧波學習以及探討我們(寧波和巴生)如何能夠深化合作,因為寧波的港口管理發展水平是全世界一流的,特別是自動化管理的經驗方法及體系建設經驗對我們(巴生港)未來發展提升效率非常有益。”黃思漢說。
在如何增強政府和企業的互動方面,黃思漢在訪問蘇州工業園的過程中收獲滿滿。
“我學習到一點,就是如果雪蘭莪州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我們要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面,搭建一個公共平臺,為投資者準備好項目落地所需要的各種軟硬件設施,理順政府機構內部的流程,讓投資者項目能夠快速落地、快速成長。”黃思漢說。
“我們用六個月左右時間成功設立了馬來西亞半導體芯片設計園,這就得益于我在蘇州工業園所學到的經驗。”黃思漢說,“同時我們也借鑒中國一站式服務中心的做法,先開始‘一站式服務會議’。每個月主持一個專門會議,企業、雪蘭莪州投資促進局等各機構的代表都來參加,企業直接反映他們遇到的問題和所需要協調的資源,我們現場討論解決方案或者指定相關機構的對接人跟進協調解決。”
據了解,今年設立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芯片設計園一期目前已滿,正在籌備第二個園區,已經向企業開放預定,計劃2025年投入使用。
談到雪蘭莪州發展方向,他說,我們也希望能夠吸引中國的航空工業、汽車、醫藥等領域的優秀企業。“中馬產業非常互補,我們希望引進更多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黃思漢說,“我們現在也非常密集接待中國投資考察團。這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力度,中國企業更積極地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