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季末波動等因素影響,10月以來,理財規模略有下降,理財市場“降費戰”再次開啟。
近期,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密集宣布下調旗下理財產品費率,讓利客戶,費率調整范圍覆蓋固定管理費率、銷售手續費率、銷售服務費等多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產品優惠幅度不一,其中“0費率”再現。例如光大理財11 月 5 日起開展“陽光金增利穩健天天購定制(60 天最低持有)”理財產品費率優惠活動。其中,B 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產品說明書約定的0.15%優惠為0%。
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曾表示,理財公司加大費率優惠力度,是面臨理財業務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做出的一種展業策略,希望能夠最大程度吸引理財客戶。
“0%費率”頻現
近日,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布公告,對部分理財產品相關費率進行優惠,優惠的產品主要包括固定收益類、固收+類產品、混合類、權益類產品,較少涉及現金管理類產品。
民生理財連續多日發布公告,對旗下多款固收類、固收+理財產品的固定管理費、銷售費、托管費給予優惠。其中,該行11月7日宣布,“富竹固收安心封閉88號理財產品”將于2024年11月14日至 2025年11月18日期間,固定管理費由合同費率0.50%優惠為0.02%;銷售費由合同費率0.50%優惠為0.20%;托管費由0.02%優惠為0.01%。
交銀理財也公告表示,公司管理的一產品將于2024年11月14日起對銷售手續費率給予階段性優惠,優惠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
此前不久,光大理財宣布,為更好地服務新老投資者,降低投資成本,優化投資體驗,于11 月 5 日(含)起開展“陽光金增利穩健天天購定制(14天最低持有)”理財產品費率優惠活動,其中,該產品管理費由產品說明書約定的0.25%優惠為0.1%;A 類份額銷售服務費、U 類份額銷售服務費分別由0.25%、0.2%優惠為0.1%、0.05%。
而從優惠幅度上來看,不乏理財產品費率下調至0的情況。例如,光大理財在11 月 5 日(含)起開展“陽光金增利穩健天天購定制(60 天最低持有)”理財產品費率優惠活動。其中,B 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產品說明書約定的0.15%優惠為0%。
10月中旬,華夏理財公告稱,對“華夏理財悅頤兩年期理財產品20號”給予階段性費率優惠,將固定管理費率下調至0,優惠期從2024年10月25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頎提到,這背后首先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理財公司需吸引投資者擴大市場份額;其次近期股市回暖,理財市場存在資金流出壓力,理財公司嘗試通過降費留住資金;最后,隨著利率的下行,部分產品的收益壓力不斷增大,通過降低費率,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投資者情緒。
“下調費率是銀行理財公司在短期內吸引投資者、穩住規模的重要手段。”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曾表示。
提升投研能力是持久獲客關鍵
9月底以來,A股市場迎來上漲,市場風險偏好出現大轉變,不少資金由債市流向權益市場。從理財規模來看,10月理財規模增長弱于往年。
華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截至2024年10月末,理財規模合計29.7萬億元,10月份理財規模增長了0.36萬億元。10月理財規模增量明顯弱于上年同期0.9萬億元的增量。
在此背景下,理財公司多次通過減免費率向投資者傳達信心,并吸引投資者。
舉例而言,若管理費率由年化0.50%降至0.02%,以10萬元資金投資該產品為例,降費前每月管理費用為41元;降費后每月管理費用為1.6元,相當于每月省了39元左右,一年節省480元。
目前業內認為費率走低成趨勢。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表示,資管市場頭部效應明顯,隨著規模的逐漸擴大,費率本身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間。同時,市場競爭不斷白熱化,以費率作為抓手也是銷售手段之一。此外,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升級,管理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但也有投資者表示“不會特意關注管理費”,降低管理費、手續費等對其選擇理財產品的影響很小,因為整體涉及金額不大,所以并沒有明顯感覺。
總體而言,提升理財產品投研能力仍是持久獲客的關鍵所在。
蘇筱芮曾表示,費率降低,可能會階段性地吸引客戶,但長期來看,還是要依靠扎實的投研水平、優秀的理財業績反饋給客戶。因此,理財公司還是要強化內功修煉,做好投研基本功,在做好產品風控的同時,不斷優化產品功能,豐富客戶體驗。
“投研能力是理財公司打造綜合競爭實力的重中之重,也是財富管理行業努力的方向。”光大證券(維權)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相較公募基金等資管機構,理財公司可配置資產種類更為豐富,涵蓋非標債權、未上市公司股權的多元資產類別,要持續提升多資產、多策略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并借助更有效的投研一體化機制,提升研究的綜合價值貢獻。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