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理財產品跌了。”近期,有不少投資者發現,雖然股市紅火,但自己購買的固收類理財產品連續多日出現浮虧,部分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已經告負。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場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07%,環比下跌0.16個百分點;近三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27%,環比下跌0.21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權益類理財產品在A股市場大漲下表現亮眼。以華夏理財天工日開5號(AI算力指數)為例,截至10月10日,該產品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高達529.20%。
近期隨著股市升溫,債市回調,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疊加季末回表因素,銀行理財面臨贖回壓力增加,理財子產品規模大幅收縮。國信證券10月9日發布的研報顯示,近兩周理財子產品存續規模環比減少9232億元,固收類理財產品減少4424億元。
國慶長假后首周,A股呈現高開低走的震蕩走勢,上證指數一度突破3600點,截至10月11日周五收盤已回落至3200點附近,市場熱度有所降溫。
某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表示,前期股市大漲期間確實出現了理財產品贖回的情況,但目前規模已經穩住。在多位受訪人士看來,短期內銀行理財贖回規模較大,但長期來看,銀行理財仍然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固收類理財回調,權益類凈值暴漲
“實在沒想到低風險理財產品也能虧錢。”近日,有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并曬出收益截圖稱,自己在9月中旬購買了一款R2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但9月底以來產品凈值一直在下跌,目前其已將產品贖回,累計浮虧5000多元。
該投資者購買的是工銀理財旗下一款名為鑫添益7天持盈固定收益類開放式理財產品。該產品頁面的凈值曲線顯示,自9月25日起其凈值急轉直下,9月25日至10月9日期間凈值累計下跌0.39%。近一月、近三月、近六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06%、0.45%、1.46%。
事實上,9月下旬以來,有不少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凈值連續回調,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告負。例如,工銀理財月月鑫穩利固收類開放理財產品近一月、近三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85%、0.11%;華夏理財龍盈1號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近一月、近三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61%、0.29%。
上述國信證券研報顯示,從凈值變化來看,截至10月6日,理財子產品累計凈值為1.036元,較兩周前下降0.09%。從理財子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變化來看,累計凈值1.039元,較兩周前下降0.15%。截至10月6日,理財子產品累計凈值破凈率為1.38%。
相比之下,在本輪股市行情的帶動下,不少權益類理財產品凈值快速上漲,部分產品凈值漲幅超過50%。
據Wind顯示,截至10月10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存續的35只權益類理財產品中,有14只產品近一個月凈值漲幅超過20%,其中華夏理財天工日開5號(AI算力指數)近一個月凈值漲幅達50.45%。
華夏理財天工日開5號(AI算力指數)202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該產品為被動指數類產品,跟蹤標的為華夏理財AI算力指數,選取業務涉及芯片、計算與通信設備等算力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股票。截至2024年6月末,前十大權益類持倉股分別為寒武紀、長電科技、中芯國際、通富微電、海光信息、華天科技、華潤微、景嘉微、佰維存儲。
該產品單位凈值自9月24日開始持續上漲,截至10月10日,近一月、近三月年化收益率達到529.20%、126.25%。
收益下跌疊加股市行情,銀行理財面臨贖回壓力
9月24日以來,在一連串政策組合拳下,A股一度迎來史詩級暴漲,債市隨之回調,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銀行理財再度面臨贖回壓力。
招銀理財公眾號日前發文顯示,自9月24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一攬子政策以來,債券市場出現連續調整,各期限品種債券收益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行。9月24日至10月8日期間,債市回調幅度較大,10年國債、30年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5.5bp、24.0bp。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近期股市轉牛,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資金流入股市較多,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作用下,債券投資熱度下降,債券收益率回升。銀行理財主要投向債券領域,隨著債券收益率上升,理財收益率下降。
招銀理財稱,短期看,本輪債市調整尚未結束,但也不宜過度悲觀。本輪財富效應帶動的居民風險偏好抬升在短期內或有一定持續性,整體市場交易情緒對債市可能形成一定壓力。但剔除市場情緒因素后,當前資金利率、經濟節奏、政策取向等層面大概率不指向債券市場大幅調整。
此外,招銀理財表示,從中期視角看,支撐債市的主線因素并未發生改變,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環境對債市而言仍偏順風,建議投資者保持良好心態,耐心等待凈值修復。
受季末回表、債市波動等影響,近期銀行理財面臨較大贖回壓力,部分銀行暫停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和消費支付服務。
華寶證券10月10日發布的研報內容顯示,國慶節后理財規模贖回量較大,但暫未引發負反饋現象。從銀行渠道的反饋來看,多家機構表示理財贖回比例在2%左右,雖然較2022年單日5%贖回量仍有一定距離,流動性管理暫未出現風險,理財破凈率4.61%,與8月末相似。后續需要關注若政策持續發力,股市持續大幅上漲可能對理財贖回的影響。
不過,在經歷了10月8日的大漲后,A股市場目前已明顯“降溫”。10月11日,A股再度迎來全線調整,三大股指集體收跌,上證指數報收3217.74點,跌2.55%;深成指報收10060.74點,跌3.92%;創業板指報收2100.87點,跌5.06%。
了解到,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的贖回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之前確實有不少贖回的情況,但是這幾天穩住了。股市回調后,債市的表現就好多了。”某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表示。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表示,節后理財規模發生變化,一方面受理財產品自身收益率持續下行影響,部分投資者出現恐慌情緒進行贖回;另一方面,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一些到期的銀行理財贖回后,資金開始流向股市。在他看來,在存款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作為低風險偏好的投資產品會繼續受到投資者青睞。
“近期債市已經有企穩回升的跡象,股票市場也有較大回調,這是銀行理財規模止跌回升的契機。長期來看,銀行理財規模仍會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黃大智稱。
(來源: 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