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大

2024-09-12 12:16:18 作者:王寶會

20240912101318764-6-f42a2.jpg

上市銀行披露的半年報顯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穩步提升,尤其是制造業、“三農”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金融供給持續增強。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助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效統籌規模、結構、效益及風險,整體經營平穩有序。

信貸支持量增價減

從上市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信貸供給規模看,繼續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貸款投放保持合理節奏,總量平穩增長,更加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投向制造業的貸款3.05萬億元,增幅12.79%;民營企業貸款5.87萬億元,增幅8.74%;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2.72萬億元,增幅21.19%。上半年,工商銀行境內分行人民幣貸款增加1.74萬億元,增長7.1%。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貸款總額達24.4萬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1.77萬億元,較好地滿足了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

上市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的報告顯示,貸款利率穩中有降。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為3.45%和3.95%,分別較上年12月持平和下降0.25個百分點。

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上半年農行凈息差1.45%,較一季度階段性回升1個基點。主要受資產端、LPR下調、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及主動讓利實體經濟影響,銀行業貸款收息率延續下行趨勢,農行變動與可比同業保持一致,但降幅同比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農行圍繞“三農”、縣域和五篇大文章,深挖實體經濟需求,加大信貸結構優化力度,信貸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對凈息差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表示,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對于銀行及時補充資本金、維持穩健運營、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面對利潤增長放緩壓力,近年來,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內部挖潛、降本增效。

今年,商業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穩定凈息差水平。王志恒表示,在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大背景下,貸款收息率仍有下行壓力,疊加債券市場利率整體低位運行,資產端收息率仍將承壓。農行將努力實現信貸規模合理增長和結構、質量的不斷優化。

服務創新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上市銀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適配性。

在科技金融方面,建設銀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提供有力支撐,加快推動金融賦能實體經濟。合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營合成材料制造,擁有15項發明專利,所研發的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及光電領域,市場競爭優勢較大。但由于該公司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一直以來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

得知該情況后,建設銀行廣東佛山分行迅速組建服務團隊,通過廣東省分行首創的科技企業多維評價體系對其進行條件審核,充分發揮“善新貸”純信用、全流程線上產品優勢,成功為其提供810萬元資金支持。這筆貸款符合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申報條件,該公司后續還能享受財政貼息,資金短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多家銀行不斷創新融資模式,將金融活水輸送到優質科技型企業,跑出科技金融發展“加速度”。農業銀行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高技術制造業貸款余額7150億元,新增581億元。中國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機制不斷健全,在總行及分行設立科技金融中心,快速響應客戶和市場需求,共為8.35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1.71萬億元授信支持,綜合化服務累計供給超過6500億元。

在地方,“政銀企”聯動機制積極發揮作用,持續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如江西宜春市國資委積極發揮國有資本信用優勢,引導國資國企多措并舉用好“金融活水”。宜春市國投集團與江西省國控集團管理的江西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等共同發起設立宜春市現代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重點投向全市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869”行動計劃等重點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宜春市創投公司不斷優化市場化投資機制,充分利用產業基金招商作用,構建產業項目、基金投資與銀行信貸“三位一體”產業金融生態,共達成7項“政銀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6項投貸聯動授信意向協議和7項擬投項目投資意向協議,“政銀企”授信意向超100億元、投貸聯動合作意向超200億元,為助推形成“百億基金、百億信貸”,助力“千億產業、千億園區”的良好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小東表示,要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矩陣,打造適應科技企業特點的專屬信貸審批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

強化風險抵御能力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市銀行的主要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都處于健康合理區間,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多家上市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堅持把防風險作為永恒主題,著力化解房地產等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加大對不良資產的處置。

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得到壓降,為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35%,較今年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32%,較2023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中國銀行不良貸款率1.24%,較2023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3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35%。

總的來看,二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顯示,銀行業資產質量穩健,風險抵補能力充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3萬億元,較上季度末減少272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6%,較上季度末下降0.03個百分點。二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為7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040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銀行業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今年以來,信用風險總體可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也進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銀行處置不良資產1.4萬億元。風險抵補能力穩中有增。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建江表示,從重點領域來看,房地產方面,建行扎實做好保交房和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加大力度防范化解風險,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上半年實現房地產業貸款不良額、不良率雙降,不良率較上年末下降0.44個百分點,不良暴露也同比減少。

上半年,上市銀行有效平衡速度與質量、效益與風險,經營業績整體向好。多家上市銀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提高風控的精準性,促進風險收斂。

“風險管理方面,我們持續保持主動前瞻、審慎嚴格的管理態勢,不斷完善集團一體化防控體系,風險管控措施有效,風險抵補能力充足,6月末撥備覆蓋率達238.75%。我們緊盯重點領域風險監測與化解,加強一二道防線協同控險,強化穿透式管控,完善智能風控體系,持續提升不良資產處置質效。”李建江表示。

“下半年,將繼續堅持審慎穩健的風險偏好,統籌好發展與風險的有效平衡,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持續構建穩健的業務和客戶基礎。”郵儲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姚紅表示,在風險管控策略上,堅持問題導向,精細管理,精準施策,不斷完善信用風險管控機制,有效防范各類風險的沖擊。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