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陜西咸陽:和美鄉村展新顏

2024-09-02 10:36:18

初秋時節,行走在咸陽的鄉村,滿眼翠綠、萬物豐茂,一塊塊玉米稈叢翠綠挺拔,一只只奶山羊體格壯碩,一座座農家庭院干凈整潔……處處涌動著蓬勃向上的鄉村生活氣息,鄉村產業生機勃勃,環境優美宜居,農民收入持續提高,一幅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今年以來,我市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以確保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邁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步伐。

8月26日,長武縣彭公鎮槐莊村大景(無人機照片)。 謝禎 攝

無人機免費“一噴多促”

助力秋糧穩產豐收

嗡……嗡……嗡……玉米地里,一排排無人機騰空而起,螺旋槳飛速旋轉,灑下的農藥迅速霧化開來,在玉米地上空來回穿梭,有序開展病蟲害防治作業,成為田間地頭的新風景。

8月9日,立秋已過,可天氣依舊炎熱。一大早,彬州市新農人成鳳群熟練地觀察風速、風向,手握搖桿,靈活操縱航向,植保無人機沿著規劃好的路線,把農藥、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均勻地噴灑在玉米地里。不一會兒,一大片玉米地就噴灑完畢,整個過程快捷高效。

“我家今年種植了15畝玉米,打農藥是個頭疼事,農忙時節四處請不來人打藥,沒想到享受到了國家的強農惠農政策,高科技的植保無人機免費打農藥,不僅節省了開支,還提升了防控水平。”韓家鎮店子頭村的韓西虎高興地說:“多虧了咸陽、彬州的農業人,一次次到田間地頭推廣應用良種、合理密植、水肥一體化、生物防治病蟲害,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提高了糧食產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們農民種糧的信心。”

玉米是韓家鎮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畝產1600斤左右,是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的穩定產業之一。目前玉米處于乳熟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螟、黏蟲、棉鈴蟲等病蟲并發、多發和重發的重要時期,為防控玉米重大病蟲,韓家鎮爭取實施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項目,及時在權家橋等村開展玉米“一噴多促”5100.9畝,示范帶動村民群防群治,助力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和秋糧穩產增產。

“一噴多促”是玉米等秋糧作物中后期田管關鍵技術,是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業效益的重要措施。眼下,我市精準開展“一噴多促”工作,充分利用植保無人機飛防優勢,精準施藥,將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讓田間管護既高效又節能,為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全市農業農村部門與種植大戶、農戶等各方面協調溝通和共同努力,全力實現科學用藥、精準施藥,確保高效防控病蟲害,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玉米單產。

從最初的人工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噴灑,到拖拉機機載噴藥泵、噴藥罐噴灑,再到如今的植保無人機快速均勻噴灑……作業高度低、防治效果高,遠距離遙控操作還避免了噴灑作業人員暴露于農藥的危險,提高了噴灑作業安全性。特別是電動植保無人機采用噴霧噴灑方式,至少節約50%的農藥使用量,節約90%的用水量。目前,我市廣泛應用新型植保無人機,促進農業生產綠色高效,助力秋糧穩產豐收。無人機儼然成了“新農具”,農民種田也越來越輕松。

今年以來,我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全年糧食面積任務按作物、按茬口細化分解到縣、到鎮、到村、到田塊,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細化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嚴格獎懲措施,確保糧食面積不減。堅持以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為抓手,突出防災減災,扎實開展“分層包抓促春管奪豐收百日行動”,聚力推動“三夏”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全市夏糧單產明顯高于上年,好于常年,取得豐產豐收。今年,全市播種秋糧作物244.7萬畝,完成目標任務109%。

羊舍產業旺

鄉村生活加速“美麗蛻變”

咩……咩……咩……走進涇陽縣三渠鎮白楊村養殖基地,一排排寬敞明亮的羊舍整齊排列,一只只健壯的羊兒正津津有味地吃著草料,身穿工作服的飼養員劉景城熟練地開啟羊舍風扇,一一觀察運行狀況,看到設備運行正常、羊的狀態舒適自然,他才開始填寫每天的觀察日志。

風扇呼呼作響,羊舍清潔干燥,同一個羊舍里的羊也降低了飼養密度,羊按品種、年齡、強弱等合理組群,可隨時靈活調節羊舍通風換氣。

“眼下是高溫天氣,羊舍特別需要注意遮陽通風,避免陽光直射,加強通風換氣,有利于羊體表散熱,及時提供清潔的水,讓羊自由飲用。”劉景城說。

通風換氣、清掃羊舍、疫病防控、飼養管理……在一系列養殖培訓學習下,劉景城早已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變成了依靠養殖技術增收致富的能手,他還四處推廣學習來的養殖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逐漸成為十里八鄉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新農人。養羊也成了鄉親增收致富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科學養羊,過上了紅火的好日子。

如今,涇陽縣是奶畜養殖和羊乳加工大縣,奶畜產業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縣域“四色產業”之一,按照全產業鏈發展理念,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加快打造乳制品產業鏈。截至今年初,涇陽縣奶山羊存欄22萬只,奶牛存欄4.2萬頭,生鮮乳產量15.36萬噸,養羊儼然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提振縣域經濟的支撐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今年以來,我市以奶業提質增效和乳制品全產業鏈建設為路徑,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持續做大奶源基地、做強乳品加工,促進養殖加工融合,著力補鏈延鏈強鏈,全力提升乳制品全產業鏈建設,今年力爭奶牛存欄穩定在7萬頭左右,奶山羊存欄73萬只,乳制品產量41萬噸,乳制品產業鏈力爭新增產值10億元,實現產值194億元,同比增長5.4%。

我市以科技創新延伸產業鏈條,充分發揮優利士、雅泰、尤愛倍特乳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涇陽奶牛養殖研發中心,秦都歡恩寶乳制品加工研發中心等科研優勢,加強良種奶畜繁育技術推廣應用、乳制品研發、品質提升及成果轉化。搭建科技融合創新平臺,逐步推廣智慧養殖,建設集養殖、防疫、鮮奶交售、有機肥加工為一體的智慧養殖羊舍。

目前,我市重點支持奶畜基地縣建設,鼓勵乳品加工企業與養殖企業、場戶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通過基地認定掛牌、生產托管、股份合作、服務聯結等措施,發展規模養殖,建立可控奶源基地。加快實施優良奶畜品種引進,落實萬頭奶牛示范牧場建設項目,優化我市奶牛品種,提升乳制品價值。加強飼草飼料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奶山羊飼草料加工配送網點,確保飼草飼料供應實現充足、安全。推動奶山羊規模養殖商業保險建設項目落地,實現規模養殖場商業性保險全面覆蓋,提高養殖企業抗風險能力。支持養殖大村建設羊奶收購站,按照“乳品加工企業+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家庭羊場”運營模式,一企一村建立生鮮乳購銷機制,促進乳制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穿行在咸陽的鄉村,清晰地看到鄉村面貌正在發生由表及里的深刻變化,如今的鄉村,早已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隨著我市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繪到底,農業越來越強,農村越來越美,農民越來越富,共同繪就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來源:咸陽發布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