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灃河影視基地內的后期制作團隊。
造夢工廠影視基地內搭建的場景。 雷偉東 攝
“千年古都”“文學重鎮”“作家搖籃”“搖滾之都”……眾多的稱謂,彰顯的是西安這座城市深厚而又豐富的文化底蘊。
2024年以來,西安又多了一個稱謂——“短劇之都”。
數據顯示,2023年的全國微短劇中,西安承制團隊的短劇作品占整個短劇市場爆款量的80%。預計2024 年全國大約40%的微短劇由西安制作生產。西安緣何成為“短劇之都”?
西安有短視頻制作公司200多家
嚴格說起來,微短劇興起的時間并不長,2021年底出現,經過2022年和2023年兩年的快速發展期,已成為“碎片化”傳播時代,一股不容忽視的視聽新勢力。微短劇,又叫小程序劇,就是在小程序或社交平臺上豎屏播放的短劇,由抖音、微信小程序、快手、愛奇藝等平臺推送,傳播廣泛。微短劇區別于傳統影視劇,其最大特點在于時間短、節奏快,每集平均時長 3-5 分鐘,七八天時間即可拍攝制作一部長達百集的作品,成本僅幾十萬元,與傳統的電影電視劇需要長時間制作和宣發不同,微短劇依靠大數據算法精準向受眾投放,即拍即播,時間短,收效快,當然成本回收周期也更短。
省委政研室文化處調查報告顯示,2023 年全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 373.9 億元,同比增長 267.65%,是當年電影總票房 549.15億元的68%。有機構統計,預計到 2027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 1000 億元。 西安在全國微短劇市場中,制作數量、質量都名列前茅,業內估算,西安有短視頻制作公司 200多家,2023年全國大約百分之六十的微短劇由西安制作生產,早期甚至占到百分之八九十。 隨著西安微短劇的制作生產,西安出現了多家為微短劇拍攝服務的影視基地,還催生出來了產業園區,鏈接微短劇行業上中下游產業,整合現有資源,形成產業合力。于是,繼“文學重鎮”“搖滾之都”后,在互聯網上又悄悄多了個稱謂“短劇之都”。
西安為何在微短劇拍攝中快速崛起?
西安為什么會成為“短劇之都”?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負責影視工作的齊賢會說,早期的微短劇其實可以視為引流廣告。西安的短劇承制公司前身大多為信息流廣告公司。其中,有一種信息流廣告是將網文拍成可視化劇情,要求公司根據網文的節奏來進行卡點。所以早期這些公司是將網文的精彩劇情拍成一兩分鐘的小短片,讓手機用戶被劇情吸引后,去閱讀全文,從而達到引流效果。這正好與短劇的拍攝手法不謀而合。小程序短劇的門檻不高,三五個人就能拍,一部劇的承包費用不到4萬元。因此不少信息流廣告公司開始嘗試拍攝短劇,西安豐行、西安星光映美、西安匣子等承制方前身都是信息流廣告公司。
“信息流廣告提供了不少短劇演員。”星光映美負責人李曉靜說,這類信息流廣告演員約占現在西安微短劇演員的七成,剩下三成則是西安本土知名生活短劇《都市碎戲》和《狼人虎劇》為他們提供的,他們形成了群眾演員圈子,也基本滿足了西安微短劇拍攝的需要。而隨著西安微短劇的發展,還出現了一個嶄新的現象,有不少來自甘肅、寧夏等地的演員,成為了“西漂”。
承制方和演員都具備了,那么在哪兒拍攝,服裝化妝道具如何解決呢?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造夢工廠影視基地,負責人景峰解答了的疑問。景峰在影視行業做了多年,之前主要在上海從事道具、置景方面的工作。當看到西安微短劇行業發展將如火如荼,他毅然決定回鄉,經多方考察,最終在灃西新城馬王鎮大泥河村選定了地址,這里曾是廠房,經他改造成為集道具、置景、拍攝于一體的“小橫店”。在現場,占地15畝的基地內,容納了幾十萬件道具,小到一柄木劍,大到門樓牌匾,還有汽車、馬車等;至于場景,那更是豐富,衙門、閨房、法庭、醫院、警察局甚至還有水牢等,往往這邊走出了醫院,那邊就到了小姐的閨房,移形換影,讓人目不暇接。
“基地還沒有完全完工,但已經接待了不少劇組了,最多時一天就有兩三個劇組同時拍攝。基地預計今年八月完全完工,相信到時接待的劇組會更多。”景峰透露,在這邊拍攝計時收費,一小時300元,如果包日,那就是一天3000元,可以使用15個小時,整個基地內的場景、道具都可以使用。“這個收費比起上海、橫店來,可謂相當優惠,成本低也是西安能成為微短劇主要拍攝陣地的核心原因之一。”景峰說。
質量為王,微短劇發展道阻且長
如果說造夢工廠影視基地是提供一個拍攝場地,那么十里灃河影視基地則更多的是在整合資源,鏈接微短劇行業的上中下游。
“專業的事兒專業的人來干,基地吸引了多家數字內容產業鏈相關的上中下游企業入駐,涵蓋了動畫、電影、數字人、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在后期制作方面,我們有200余人經驗豐富的后期制作團隊,可以為微短劇提供剪輯、特效、渲染合成等全套制作服務。此外,我們與數十家高校達成戰略合作,每年3000多名學生會聚在此,學習并實操影視編劇、拍攝、后期制作等知識,接受市場化考驗。”該公司負責人李博表示,搭建“產學研用”校企聯合實驗室,大大提升了微短劇的創作水平,計劃年拍攝微短劇影視作品數量超200部,形成15分鐘影視產業生態圈。
西安星光映美可以說是西安微短劇承制的頭部企業,2020年7月成立,2023年推出了17部票房超千萬元的爆款微短劇,全網播放量超10億次,票房銷售10多億元,其中《九霄龍帥》和《鎮域明王》成為行業現象級作品,單部票房均過億元。現在星光映美平均一個月也保持十部左右的拍攝量,拍攝基地就在三橋某大型家居建材市場的五樓,起初是因為疫情期間實在找不到地方,后來沒想到居然趕上了行業的風口。李曉靜介紹了公司的發展之路,“最早就是憑借信息流廣告的經驗拍攝短劇,2022年10月,公司管理層轉變思路,不考慮保底承制費用,首次引入電影級特效,后來又引入了電影爆破、車技、威亞等技術,不斷提升作品質量。作為一家制作公司,要緊跟行業發展,以質量取勝。”
采訪中,業內人士有一個共識,現在微短劇正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如果長期發展,必須要在質量上下硬功夫。雖然微短劇主打一個時效,像王家衛那種用幾年時間摳一部電影對他們而言簡直想都不可想,但隨著賽道中奔跑的成員越來越多,大家意識到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在業內立穩腳跟。一位業內人士說:“比如‘霸道總裁’這種劇,剛開始看很上頭,可是看多了,難免會審美疲勞,如果不突破,還有多少‘霸道總裁’可以演繹。”艾媒咨詢 2023 年微短劇吸引網民主要因素的調查顯示,位列前兩名的分別是制作質量和劇情題材,各有54%、43.9%的網民看重,演員表演、主題深度等因素也都位居前列。所以如果一味“野蠻生長”,只追求離奇的劇情,追求時效,不重質量,遲早會被淘汰。
搶占先機,但也有行業發展的隱憂
微短劇行業在快速發展之下也開始內卷起來。西安在微短劇市場中雖然搶占了先機,但也面臨激烈挑戰。
全國各地不少地區依托自身優勢,開始在做大做強微短劇上下足功夫。2023年的全國微短劇中,西安承制團隊的短劇作品占整個短劇市場爆款量的80%。但這種局面今年則有所轉變,主要因為鄭州、橫店等在近一年內直追而上。西安在微短劇制作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如何在競爭中依然保持實力,這是業內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外,平臺定制、公司承制、按比例分賬是目前西安小程序劇頭部制作公司與小程序平臺的主流合作模式。劇本、題材等由版權方、平臺方提供,分賬比例由平臺定,行業話語權不高。這也是采訪中,業內人士說得最多的問題,他們坦言缺少原創劇本,也是西安微短劇發展的短板。
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副局長楊彬彬說,作為影視主管部門,他們正在整合微短劇優質資源和制定相關獎補政策,希望能為西安微短劇發展助力,“以小切口呈現宏大的時代主題,微短劇也可以‘微而不弱,短而不淺’,成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我們將重點打造集策劃創作、拍攝、制作、發行和投流等為一體的微短劇產業集群,加大頭部影視企業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出臺和完善相關扶持政策,著重打造一批微短劇拍攝基地、后期制作基地、創作基地和培訓基地,著力培育和扶持頭部企業,形成全區能量聚合,借微短劇‘風口’,推動全區文旅體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
來源:西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