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在重慶正式開幕。本屆大賽以“技能合作·共同發展”為主題,共有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的590名技能精英參賽觀摩。
在大賽N5展廳綦江展示區,綦江農民版畫以其夸張浪漫、古樸稚拙的藝術風格,吸引廣大市民游客駐足欣賞。綦江農民版畫非遺傳承人攜100余件版畫作品前來,通過靜態展示、傳承人現場講解等方式,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綦江農民版畫的內涵和價值。
展廳大景。通訊員 李小涵 攝
市民到展廳學習版畫制作。通訊員 李小涵 攝
《趕早市》 作者:桂煥勇
《腐乳山莊》 作者:黃袁媛
《傳承—草編蔡家龍》 作者:劉月
《綠水青山》 作者:李成芝
展示區還擺放的各種文創產品也讓嘉賓們愛不釋手。這些印制著各種農民版畫的茶具、抱枕、文化衫等,讓更多人認識綦江、走進綦江、愛上綦江。
傳承與創新同臺展。通訊員 李小涵 攝
現場,許多國外友人主動體驗版畫制作,通過親手印制的程序,制作屬于自己的版畫作品。
國外友人打卡千里文創產品。通訊員 李小涵 攝
國外友人體驗版畫創作。通訊員 李小涵 攝
綦江農民版畫是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源于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是一種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作品。其在繪畫技法的基礎上,大量吸收了當地民族民間木雕、石刻、布貼、挑花、木板年畫、剪紙、藍印花布等表現手法,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濃厚的鄉土氣息。
當前,我區對內打造版畫傳承基地7個,涵蓋了青少年兒童、成年人等各類群體的傳承學習,階梯式培養人才,開展版畫進校園、社區、鄉村、院壩等系列活動,提升民眾對綦江農民版畫非遺技藝的了解;對外開展培育交流項目,有60多個國家的藝術團體和友好人士專程來綦江考察農民版畫,農民版畫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工作正薪火相傳。
來源:大美綦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