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在重慶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一列來自老撾的冷鏈班列上,滿載香蕉的集裝箱被一箱箱卸下,隨后將分銷至川、鄂、湘等省份,豐富消費者的“果盤子”。
這是龍年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進口班列,共裝有200噸精品香蕉,班列貨物于2月16日從香蕉園采摘裝箱,運送至老撾萬象南站,17日凌晨完成裝車發出,17日晚在云南磨憨口岸入境,20日晚就直達江津。
2月21日,在重慶江津區珞璜臨港產業城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一列來自老撾的冷鏈班列上,滿載香蕉的集裝箱被一箱箱卸下。(譚瑤攝)
在此之前的2月5日,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出口班列開通,滿載檸檬等重慶本地優質農產品的列車,從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發出,經磨憨口岸出境,運往泰國進行分銷。在這“一出一進”之間,重慶與東盟之間的跨境鐵路冷鏈通道正逐步實現“雙向對開、常態運行”。
江津區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之一,正在努力建設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向班列主要到發地。本次班列運輸的香蕉由重慶新陸海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組織,該公司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綜保區冷鏈產業園為基地,主要開展水果、生鮮等進出口業務及供應鏈服務。
“以前我們的香蕉主要通過公路常溫運輸,品質容易受到在途溫度變化和道路顛簸的影響。”重慶新陸海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照邦說,現在通過跨境鐵路冷鏈班列運輸,采取全程冷鏈、在途恒溫運輸,從老撾萬象到重慶僅需4天,不僅減少了產品損壞率,運輸時效也更有保障。
接下來,以香蕉、榴蓮等東盟水果為基礎貨源,江津區還將常態化開行中老泰冷鏈班列,持續優化冷鏈物流運輸方案,提供報關、裝卸監督、箱內溫度監控、貨物追蹤等全流程化一站式服務。
冷鏈班列常態化運行的背后,折射了中國與東盟之間進出口的“交流熱度”。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優勢不斷凸顯,孕育出更大的商機。
(來源:新華社)